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2: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杭州举行大型群众性歌咏活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70位“大咖”给杭州写了超牛推荐信 杭州的人文历史、吃喝玩乐都说全了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70位“大咖”给杭州写了超牛推荐信 杭州的人文历史、吃喝玩乐都说全了
2016-06-30

《杭州人手册》修订版、《杭州印象》中/英文版昨天首发

记者 孙蒨

余秋雨初识西湖,是在一把折扇上;王蒙最爱藕粉,曾在杭州喝龙井茶喝到失眠;

在麦家看来,纤巧的保俶塔是一座美人塔,而更雄壮的雷峰塔分明是来迎娶佳人的男人塔;

冯巩小时候,曾以为雷峰塔是为纪念雷锋叔叔而建造的;

濮存昕为了演好弘一法师,曾在秋天到虎跑,与寺院众僧一同起居、诵经、打坐……

这些“大咖”与杭州的故事,出自《杭州人手册》修订版、《杭州印象》中/英文版。

这三本书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市政协主席叶明、市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担任顾问,昨天在杭州图书馆举行新书首发式。

英语版《杭州印象》,由浙江省外国语学院翻译,是G20峰会对外宣传用书。书中还隐藏了很多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观看相应的景点视频。

《杭州人手册》更适合来杭州游玩的外地游客。除了《杭州印象》里的杭州故事,书中还有很多玩遍杭州的实用信息:博物馆、图书馆、特色书店和老字号自然少不了;杭帮名菜、特色小吃和美食街已经为吃货们搜罗了一遍;百年老店、星级酒店、快捷酒店和景区民宿一应俱全;航空、铁路、长途客运、公交地铁自行车出行的指南也悉心罗列;特色的购物商场、酒吧、咖啡馆等满足了购物和休闲的需要;最后还囊括了许多公共服务信息。

这三本书,既可当做杭州名片,也可以当做杭州攻略,将陆续在杭州各大书店和当当网上架。

“大咖”们是怎么推荐杭州的?

《杭州人手册》修订版、《杭州印象》中/英文版,邀请作家王蒙、余秋雨、麦家、黄亚洲、王旭烽、李杭育、陈祖芬、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等共同撰稿。相当于在G20峰会到来之际,这70位大咖为杭州写了一封超牛的推荐信。

来看看这些推荐信里都写了啥——

没有一个地方像杭州这样令人动情,令人醉迷,令你销魂,令你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好话说不清楚,就只能正话反说了。我说,杭州是个消磨斗志的地方。文友王旭烽则告诉我,有一位外地作家说,他是不能来西湖了,来了杭州就不再想写作,不再想读书,不再想苦干,只想游玩……

——王蒙《魂牵梦萦话杭州》

可见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余秋雨《西湖梦》

乘坐公交, 或者打个出租, 在城市中间稍一穿行, 便可到西溪湿地的大门口,进门只一忽儿, 或下木船咿咿呀呀, 或沿水岸款款步行, 清新的带着水汽的微风都会把你整个儿地卷入桃花源中。你在静谧的仙境中数着水声与鸟鸣,自会特别惊异于自己的地理方位:此地,能是一个省会城市的市中心吗?

——黄亚洲《西溪的神奇》

我们这样到了富阳。这是我们今天艇游的终点。我们舍舟登陆,爬上了有名的鹳山。山虽不高,但形势极好。山上层楼叠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窗明几净。我们登上了“春江第一楼”,凭窗远望,富春江景色尽收眼底。

——季羡林《富春江上》

专业人士怎么解读杭州人文?

这几本书里,还有很多关于杭州的历史人文典故与知识。

比如,西湖十景是怎么来的;杭州的古井和名泉、十大古城门等,有什么样的故事等,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杭州的历史人物,像江南才女苏小小,钱王后裔钱学森,文化名人竺可桢、马一浮、夏衍、郁达夫等,也有相关介绍。

为了把杭州的文化说透,很多文章都是邀请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解读。比如《岳飞传》作者龚延明写岳飞《青山有幸》,《司徒雷登》一书的作者沈建中写《耶酥堂弄的司徒雷登》;

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写《品味茶香杭州》,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写《半城丝绸的记忆》,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写《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杭帮菜博物馆馆长赵荣光写《话说杭帮菜》,钱王后裔钱法成写《钱王后裔钱学森》;

奥地利籍画家玫瑰观察西湖三十年作画写下《西湖的阴晴雨雪》,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用西方视野介绍东方文化,写下《西湖寻隐》等等。

书中的插图也很珍贵,有的是来自杭州档案馆的老照片,也有跨湖桥和良渚文化博物馆、越王城、灵隐寺等历史遗迹照片。

此外,初来乍到的游客,可能经常会在街头巷尾听到“交关”“芊煞煞”“别苗头”等等,这些杭州话是什么意思,这几本书也会告诉你。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70位“大咖”给杭州写了超牛推荐信 杭州的人文历史、吃喝玩乐都说全了
2016-06-30

《杭州人手册》修订版、《杭州印象》中/英文版昨天首发

记者 孙蒨

余秋雨初识西湖,是在一把折扇上;王蒙最爱藕粉,曾在杭州喝龙井茶喝到失眠;

在麦家看来,纤巧的保俶塔是一座美人塔,而更雄壮的雷峰塔分明是来迎娶佳人的男人塔;

冯巩小时候,曾以为雷峰塔是为纪念雷锋叔叔而建造的;

濮存昕为了演好弘一法师,曾在秋天到虎跑,与寺院众僧一同起居、诵经、打坐……

这些“大咖”与杭州的故事,出自《杭州人手册》修订版、《杭州印象》中/英文版。

这三本书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市政协主席叶明、市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担任顾问,昨天在杭州图书馆举行新书首发式。

英语版《杭州印象》,由浙江省外国语学院翻译,是G20峰会对外宣传用书。书中还隐藏了很多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观看相应的景点视频。

《杭州人手册》更适合来杭州游玩的外地游客。除了《杭州印象》里的杭州故事,书中还有很多玩遍杭州的实用信息:博物馆、图书馆、特色书店和老字号自然少不了;杭帮名菜、特色小吃和美食街已经为吃货们搜罗了一遍;百年老店、星级酒店、快捷酒店和景区民宿一应俱全;航空、铁路、长途客运、公交地铁自行车出行的指南也悉心罗列;特色的购物商场、酒吧、咖啡馆等满足了购物和休闲的需要;最后还囊括了许多公共服务信息。

这三本书,既可当做杭州名片,也可以当做杭州攻略,将陆续在杭州各大书店和当当网上架。

“大咖”们是怎么推荐杭州的?

《杭州人手册》修订版、《杭州印象》中/英文版,邀请作家王蒙、余秋雨、麦家、黄亚洲、王旭烽、李杭育、陈祖芬、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等共同撰稿。相当于在G20峰会到来之际,这70位大咖为杭州写了一封超牛的推荐信。

来看看这些推荐信里都写了啥——

没有一个地方像杭州这样令人动情,令人醉迷,令你销魂,令你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好话说不清楚,就只能正话反说了。我说,杭州是个消磨斗志的地方。文友王旭烽则告诉我,有一位外地作家说,他是不能来西湖了,来了杭州就不再想写作,不再想读书,不再想苦干,只想游玩……

——王蒙《魂牵梦萦话杭州》

可见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余秋雨《西湖梦》

乘坐公交, 或者打个出租, 在城市中间稍一穿行, 便可到西溪湿地的大门口,进门只一忽儿, 或下木船咿咿呀呀, 或沿水岸款款步行, 清新的带着水汽的微风都会把你整个儿地卷入桃花源中。你在静谧的仙境中数着水声与鸟鸣,自会特别惊异于自己的地理方位:此地,能是一个省会城市的市中心吗?

——黄亚洲《西溪的神奇》

我们这样到了富阳。这是我们今天艇游的终点。我们舍舟登陆,爬上了有名的鹳山。山虽不高,但形势极好。山上层楼叠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窗明几净。我们登上了“春江第一楼”,凭窗远望,富春江景色尽收眼底。

——季羡林《富春江上》

专业人士怎么解读杭州人文?

这几本书里,还有很多关于杭州的历史人文典故与知识。

比如,西湖十景是怎么来的;杭州的古井和名泉、十大古城门等,有什么样的故事等,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杭州的历史人物,像江南才女苏小小,钱王后裔钱学森,文化名人竺可桢、马一浮、夏衍、郁达夫等,也有相关介绍。

为了把杭州的文化说透,很多文章都是邀请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解读。比如《岳飞传》作者龚延明写岳飞《青山有幸》,《司徒雷登》一书的作者沈建中写《耶酥堂弄的司徒雷登》;

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写《品味茶香杭州》,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写《半城丝绸的记忆》,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写《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杭帮菜博物馆馆长赵荣光写《话说杭帮菜》,钱王后裔钱法成写《钱王后裔钱学森》;

奥地利籍画家玫瑰观察西湖三十年作画写下《西湖的阴晴雨雪》,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用西方视野介绍东方文化,写下《西湖寻隐》等等。

书中的插图也很珍贵,有的是来自杭州档案馆的老照片,也有跨湖桥和良渚文化博物馆、越王城、灵隐寺等历史遗迹照片。

此外,初来乍到的游客,可能经常会在街头巷尾听到“交关”“芊煞煞”“别苗头”等等,这些杭州话是什么意思,这几本书也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