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砸地球 中国明星还打酱油
本报讯 上周四(23日)下午,离《独立日2》正式上映还有一天。
读者小玖很幸运,抢到了《独立日2》杭州内部试映场的门票,提前目睹了这部大片。狂风暴雨般的视觉特效让小玖觉得超赞,走出影厅,想想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开场前有甜点饮料,可惜到晚了,没有享用到……”
作为影史最经典的灾难大片《独立日》续集,同样由《后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操刀的《独立日2》,时隔二十年挟誉卷土重来,杭州影院精心准备好了迎接这股狂潮的到来,因为这是一部注定大卖的电影。
现实打了“注定”一耳光。《独立日2》的北美首日票房仅1680万美元,还不如已经上映一周的《海底总动员2》(2320万美元)。而在中国内地,《独立日2》也只能排老二,首日入账7639万人民币,别说没法跟《魔兽》一日3亿的成绩相比,还输给了同天上映的《惊天魔盗团2》近2000万人民币票房。豆瓣上,口碑也一路跌破了6分(满分10分),前作可是站上了8分。
这可是一部投资1.65亿美元的好莱坞科幻大片,这样的成绩怎不让投资人伤心。为什么? 记者 宋赟
没有威尔·史密斯,也能叫《独立日2》?
《独立日2》的故事延续了前作,还特意把背景设在《独立日》的20年后,与现实同步。为了保持风格一致,导演依旧还是罗兰·艾默里奇。在《独立日》之后,罗兰又导了《后天》《2012》《哥斯拉》等一系列经典灾难大片,如今回归也算是老马识途。
演员方面也大量启用前作中的人物, 当年饰演了美国总统的比尔·普尔曼以退休的身份回归到续集中,男主威尔斯密斯的继子长大成人,妻子也从脱衣舞女变成医生……但是,《独立日2》中就是没有男主威尔·史密斯。
这个问题从《独立日2》宣布开拍之际,大家就在问为什么了。理由倒也现实,一是威尔·史密斯太贵,传开价两部5000万美元片酬(罗兰当时打算一口气拍掉《独立日3》甚至《独立日4》),福克斯不愿意花这个钱;二威尔·史密斯自己厌倦了老拍父子情,不愿意。
但现实不等于理解。艺恩电影营销智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独立日2》热评中提及最多的其中一句就是“唯一遗憾没有男主威尔·史密斯”。
“没有威尔·史密斯,也能叫《独立日2》?”“这还有啥情怀啊?”这样的言论在网上广为流传,让原本“打情怀牌”的《独立日2》口碑雪上加霜。
镜头多了5分钟,Anglababy的台词有23句
中国电影市场如今的火热,令好莱坞不得不侧目以对。
以前,中国演员去好莱坞演戏,几乎都以秒计时。据网友统计,黄圣依在《巫山历险记》仅有四秒镜头,陈数在《火星救援》里有59秒镜头,许晴在《环形使者》(北美版)里达到62秒,范冰冰在《X战警:逆转未来》虽然台词只有一句,但镜头有88秒……
Anglababy之前拍《代号47》,只有短短17秒,但这次拍《独立日2》据说时长达到了5分钟,台词多达23句。跟男主的兄弟还有感情戏,且贯穿全片。
好莱坞想以中国演员为卖点的心思可以理解,但是就跟卖广告一样,要卖得自然,有特色,观众才能受落,不然,就适得其反。很不幸,《独立日2》是后者,Anglababy在片中的角色设定完全处于游离状态,似乎少她一个也不影响故事发展,不搭的表演风格,还很容易让人出戏。角色给人的印象,还不如银幕上突然蹦出来的宇宙版企鹅让人深刻。
《惊天魔盗团2》其实也同样犯了这个错误,周杰伦在片中客串的魔术店老板,镜头也不少,加起来估计也有5分钟,但其最大的作用,竟然是当翻译——帮奶奶跟主角们沟通,而实际上奶奶的英文比他说得还溜。观众一瞧,又是一个不影响剧情的角色,这不还是打酱油么?
中国演员的加盟可以说是双刃剑,一边是宣传,一边也是给了观众吐槽暴击的机会,用得不好,先自伤八千。
特效确实很赞,不过中国观众久经考验
对于很多80后观众来说,《独立日》是他们第一部接触的好莱坞科幻大片。《独立日》的特效也确实是20年前电影界的标杆,当时剧组共制作了3931架F-18战机、52278块碎片、3931架外星战机、1549枚导弹和22014个光球……毫无悬念地拿下了69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20年后,《独立日2》卷土重来,科技手段越发先进了,特效镜头近2000个,还有大西洋般庞大尺寸的宇宙飞船……巴黎铁塔和伦敦泰晤士河又炸裂了。看过的人,几乎没有人说特效不好的。
只是这十年来,中国观众已经久经考验,口味也变得挑剔了,《阿凡达》《猩球崛起》《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还有美国队长、钢铁侠、超人各种超级英雄电影,都是一言不合就砸地球。白宫和自由女神像都不知道毁了多少回了。罗兰想靠砸地球让中国观众感到惊喜,恐怕还得多努力一把。对于续集,中国观众其实不是不买账,只是你得更努力地造特效和讲故事才行。
大数据是怎么看的
男的更喜欢看《独立日2》
搜完《独立日2》
网友又搜了《后天2》《环太平洋2》《阿凡达2》
在百度指数对比输入“独立日2”“惊天魔盗团2”两个关键词,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搜索 “惊天魔盗团2”的女性用户,比搜索“独立日2”的多出一截。这一截意味有点深长。《独立日2》上映前一日,萧山德纳国际影城的经理肖亚妹,隐隐就觉得有点奇怪,论影响力,《独立日2》远超《惊天魔盗团2》几个级别,但大盘预售票房却明显跑输了。
浙江时代院线营销部的张剑当时就给出了一个理由,因为想看《惊天魔盗团2》的,女的多,而喜欢看《独立日2》的,男的多。女性主导影市,几乎是电影人默认的规则,借用一位发行工作人员的大白话来说:“你想,你跟你媳妇去看电影,肯定是你媳妇说看哪个就看哪个了。”
华谊兄弟的执行总裁王中磊在谈电影营销时,曾断言只要掌握了女性观众就掌握了票房,“即使是为男性量身打造的片子,要是没有女性的陪伴,看起来也显得没劲。而且一般进了影院,看啥都是女性说了算。”当然,例外也是有的,比如《魔兽》。不过《独立日2》显然没有成为“例外”。
百度指数显示,搜索《独立日2》的网友还顺便搜了《后天2》《环太平洋2》《阿凡达2》《我是传奇2》等经典好莱坞大片。
还有一些好玩的数据
浙江人喜欢《惊天魔盗团2》,上海人喜欢《独立日2》多一点;
喜欢看《独立日2》的观众平均年纪比喜欢《惊天魔盗团2》要大;
网友第一关心的问题是,电影什么时候上映,第二关心的问题是,哪里可以下到高清版;
看电影吃爆米花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位列“电影”热问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