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禁毒办与都市快报联合推出6·26国际禁毒日特别报道
浙江警方发布2016年禁毒报告
昨天是第29个国际禁毒日。
今年对于浙江警方来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护航G20峰会。
距离G20峰会只有70天了。昨天上午,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王慧琳、浙江省妇联副巡视员沈建新,浙江省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缪敏红等带头,和1000多个小伙伴从吴山广场出发,参加“6.26国际禁毒日暨护航G20禁毒在行动”毅行公益活动。
缪敏红说,目前他们已在省际公安检查站配备各类毒品缉查装备,比如毒品检测仪、手持式X光机等。这些高科技装备将对通过省际公路进入浙江的人员、车辆全面开展毒品缉查。
G20峰会安保期间,浙江警方将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严防“毒驾”等涉毒肇事肇祸事件,坚决卡住毒品、涉毒人员和非法易制毒化学品进浙入杭通道,严防易制毒化学品特别是高锰酸钾、硫酸、盐酸、丙酮等4类涉爆易制毒化学品流失等。
上半年,浙江警方共破获涉毒犯罪案件数240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员3400多人;缴获海洛因、冰毒、氯胺酮等毒品总量100多公斤。
通讯员 华敏 记者 杨丽
一年缴获毒品900多公斤
去年,浙江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00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1000多人,缴获毒品900多公斤,同比分别上升34%、28%、189%。
浙江警方查获的毒品以冰毒为主,数量往往以公斤为单位,去年缴获毒品数量大幅度超过以往,一案缴获毒品数量也屡创新高。
吸食新型毒品的占7成
截至目前,浙江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数是20.4万多人,其中浙江本省籍吸毒人员近13万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63%。
这个数据在2008年是8万多人,8年内,增加了近1.6倍。
被查获的吸毒人员中,吸食合成毒品(也叫新型毒品,如冰毒等)的14.6万人,占总数的71.1%。
35周岁以下的占6成多
吸毒人员中,首次被查获时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共12.7万多人,占总数的62.3%。
暴力化日益严重
暴力化日益严重,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的百城禁毒会战期间,浙江警方缴获各类枪支36支,子弹近600多发。
运毒方式越来越多变
浙江是典型的毒品“输入省”,省内毒品绝大部分来源于境外金三角、金新月以及国内广东等地,然后通过水陆空等运输入境。
据调查,80%的毒品进入浙江省,是通过高速公路、国省道,其他的以乘飞机、邮寄、水路等方式运送。
此外,警方还查获了车船运毒、人体带毒、邮包寄毒、物品夹毒等。
利用怀孕妇女贩毒
从抓获情况看,女性毒贩的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至24%。
贩毒集团还利用聋哑人、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等贩毒。
微信下单买毒品
从查获情况看,这两年,制毒犯罪团伙从网络获得非法制毒信息,包括制毒原料、工具、装置等从网络购买。
贩毒也是一样。绍兴警方最近破获的一起公安部目标案,抓获的吸毒人员就是通过微信号买来的毒品。
绍兴警方调查发现,吸毒者通过手机下单,网上支付,自己到指定地点取货,毒贩与吸毒者之间通过微信、QQ等联系,整个过程交易双方都不见面。
因为移动网络这种方式传播迅速,购毒人数呈指数爆炸骤增,且不断向周围地市泛滥,社会危害性极大。绍兴警方先后在全国各地抓获贩、吸毒人员352人,缴获冰毒58.2公斤,这是绍兴迄今为止抓捕涉案人员最多、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贩毒案。
60多个民警协警缉毒受伤
2011年以来,全省已有60多个民警协警在缉毒中负伤。今年以来,浙江民警协警在抓捕毒贩和吸毒人员时,先后有7人受伤。其中湖州安吉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27岁民警臧建军在抓捕毒贩过程中被刀刺中,距离心脏仅有0.1cm的距离,受伤时,他还有9天就结婚了。
案例
有毒贩让5岁女儿送货收款
宁波鄞州警方通报了今年4月破获的一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
去年7月,鄞州警方掌握一条线索,一个叫“阿大”的贵州人,伙同其女友经常在辖区里贩毒。
警方查清了“阿大”真实身份,上家是他老乡。上家的货是从广东进的,然后悄悄运到宁波,批发给“阿大”,“阿大”又在宁波的鄞州、江东、江北等地卖给吸毒者。
今年4月21日,专案民警赶赴广东佛山,对“阿大”上家及其马仔等人实施抓捕。同时,在舟山抓捕了成某、喻某等5人。另一路人员分成8个抓捕小组,对“阿大”及宁波地区的毒贩实施统一抓捕。鄞州警方共缴获冰毒1500多克、海洛因300多克、可疑白色掺和物540多克,作案汽车3辆,扣押了毒资、银行卡等涉案物品。
其中,有毒贩让自己5岁的女儿帮助跑腿,送货收款。更有丧心病狂的,其中一个女贩毒嫌疑人有毒瘾,她曾跟同伙说,自己在老家有时吸毒,让虚岁才2岁的孩子也“咪西咪西”一下。
提醒
如果你遇到这些人得留心了
“吸食冰毒等合成毒品成瘾后,大约50%会引发精神疾病。”缪敏红说。
据介绍,合成毒品吸食后会产生幻觉,比如被害妄想等症状,从而肇事肇祸。今年4月17日凌晨4点多,一辆云南牌照的凯迪拉克越野车冲进了西湖,车主姓王,32岁,涉嫌吸毒后驾车。当民警下水去救他时,他还不愿出来。
“从我们发现的情况看,现在的青少年初次涉毒,除了盲目追星,有很多是被骗下水。”
他们往往这样被骗下水:被人拉去一些隐蔽的私人会所聚会,在KTV、迪吧等歌舞娱乐场所吃了陌生人或“朋友”递过来已开启的饮料、小药丸、晶体及粉状物;聚会上,吸别人手卷的“烟”,“特别是大家轮流抽几口的烟,往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