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脊梁 新疆石河子大学校园的一处草坪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雕像。这是北京大学优秀援疆教师孟二冬教授的雕像。 孟二冬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除了为中文系2002级100多名学生授课外,孟二冬还为中文系教师教授《唐代科考》选修课。 然而,没过多久,孟二冬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在医生开出“噤声”的医嘱后,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忍受巨大的痛苦,坚持为师生授课。后来,咳嗽得厉害,脸憋得通红,几乎是用气流在讲课。大家请求老师不要再上课。孟二冬却依然倔强,“我还可以讲”。 “病得严重时边咳血边给我们讲,说不出来就写在黑板上,很多课我们是含着眼泪上完的。”孟二冬的学生、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教师的吴新锋说。 经医院诊断,孟二冬罹患食管恶性肿瘤。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卡在他的食道里,气道被挤得只剩下五分之一,随时都有窒息死亡的可能。但孟二冬放不下他的学生们。2004年4月26日,憔悴的他被搀扶着走上讲台,为学生们留下最后一课。 回北京住院,病痛折磨中,他坚持指导研究生,学生们络绎不绝拿着论文到病床前汇报。新疆学习资料紧缺,孟二冬自己掏钱买了全套的《全唐文》《十三经注疏》《文苑英华》等书籍,托人带去。学生们也惦记着老师,他们募集了近3000元寄到北京,希望能为老师尽份心意,但孟二冬却叫妻子用这钱刻录了200多张古籍文献光盘带去新疆。 2006年4月,49岁的孟二冬因医治无效,离开了他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