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7:浙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要只盯着一种解题方法
3岁孩子被沉尸井底 凶手是他爸爸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要只盯着一种解题方法
2016-06-26
兄弟俩合影

哥哥723分读北大 弟弟726分念清华

上虞双胞胎学霸谈经验

还是要来说说高考的事,上虞春晖中学高三(1)班(理科)出了一对双胞胎学霸:哥哥王柯723分,全省排名103名,上虞区第三,被北京大学录取;弟弟李柯726分,全省排名89名,上虞区第二,被清华大学录取。

身高1米86的哥哥跟爸爸姓,1米83的弟弟随妈妈姓,两人共同的爱好都是打篮球,不过老大喜欢穿23号乔丹的球衣,老二崇拜24号科比。记者 胡剑

从小作息时间很规律,没上过任何培训班

父亲王文光是一名警察,在兄弟俩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拎个包出去办案,妈妈在上虞一家企业上班,工作也挺忙。

警察老爸虽然忙,对兄弟俩的作息要求可严格了:“读小学时,我要求孩子晚上8点半前睡觉,初中9点前睡,高中最迟10点就得上床。”王文光说,保证睡眠后,孩子第二天上课才能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从小到大,兄弟俩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列,能按时完成作业,也从来没有去过任何课外培训班。

“学习上遇到问题,两兄弟就会在家里讨论,也许这比独生子女会有优势吧。”王文光说,兄弟俩感情很好,一起玩、一起学习,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是不需要家长和老师操心的孩子。

学霸谈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考结束了,兄弟俩也可以放开打篮球了。除了玩,他们也商量好了,暑假还会回到学校,给明年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做辅导。

“不要盲目跟从别人的学习方法,自己得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足够的自信,就完美了。”这是兄弟俩给所有学弟学妹的经验之谈,他们说,找到方法很重要,不要只盯着一种解题方法,可以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就算错了,也会有收获的。

比如说同样一道题,有些人如果方法不对,两个小时解不出,方法对了,几分钟就搞定了。

班主任朱钧祥说,在他看来,这对兄弟和一般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喜欢在学习上“折腾”,喜欢创新。“有时候明明已经做出题目来了,但不死心,非要找出更好的方法,很会钻研,甚至有时候我都会被他们问住。”

所以兄弟俩也说了,等上了大学后,他们都会考虑选择读双学位,因为目前看来,学习对他俩来说,“真的不是很累。”

校长说,学校出学霸的概率不低

这两天,学校李培明校长的电话一直不断,一半来表示祝贺,一半是媒体打来要求采访的。

“说实话,作为校长我还是美滋滋的,这对兄弟的高考故事给春晖中学又打了一次名气,当然,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李培明说,从最近5年的高考成绩来看,学校出现类似学霸的概率不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死读书。”

学习氛围好,是李培明一直很欣赏和提倡的学风。“同学之间会因为一道题,聚在一起讨论,有时候老师也一起参加,这样的氛围,很容易带动全校学生,这也算是春晖中学的特点吧。”

另外,李培明还认为家庭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会给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上加不少分。“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强,学校也同样要求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强。”

李培明说,上海交通大学曾经对来自春晖中学的学生做过追踪调查,认为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工作上有很好的表现,而不是高分低能。

所以,当出现双胞胎学霸的时候,李培明并不觉得意外:“以前学校里同桌都是学霸的情况就经常出现,只是这次恰巧是双胞胎而已。”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要只盯着一种解题方法
2016-06-26
兄弟俩合影

哥哥723分读北大 弟弟726分念清华

上虞双胞胎学霸谈经验

还是要来说说高考的事,上虞春晖中学高三(1)班(理科)出了一对双胞胎学霸:哥哥王柯723分,全省排名103名,上虞区第三,被北京大学录取;弟弟李柯726分,全省排名89名,上虞区第二,被清华大学录取。

身高1米86的哥哥跟爸爸姓,1米83的弟弟随妈妈姓,两人共同的爱好都是打篮球,不过老大喜欢穿23号乔丹的球衣,老二崇拜24号科比。记者 胡剑

从小作息时间很规律,没上过任何培训班

父亲王文光是一名警察,在兄弟俩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拎个包出去办案,妈妈在上虞一家企业上班,工作也挺忙。

警察老爸虽然忙,对兄弟俩的作息要求可严格了:“读小学时,我要求孩子晚上8点半前睡觉,初中9点前睡,高中最迟10点就得上床。”王文光说,保证睡眠后,孩子第二天上课才能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从小到大,兄弟俩的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列,能按时完成作业,也从来没有去过任何课外培训班。

“学习上遇到问题,两兄弟就会在家里讨论,也许这比独生子女会有优势吧。”王文光说,兄弟俩感情很好,一起玩、一起学习,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是不需要家长和老师操心的孩子。

学霸谈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考结束了,兄弟俩也可以放开打篮球了。除了玩,他们也商量好了,暑假还会回到学校,给明年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做辅导。

“不要盲目跟从别人的学习方法,自己得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足够的自信,就完美了。”这是兄弟俩给所有学弟学妹的经验之谈,他们说,找到方法很重要,不要只盯着一种解题方法,可以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就算错了,也会有收获的。

比如说同样一道题,有些人如果方法不对,两个小时解不出,方法对了,几分钟就搞定了。

班主任朱钧祥说,在他看来,这对兄弟和一般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喜欢在学习上“折腾”,喜欢创新。“有时候明明已经做出题目来了,但不死心,非要找出更好的方法,很会钻研,甚至有时候我都会被他们问住。”

所以兄弟俩也说了,等上了大学后,他们都会考虑选择读双学位,因为目前看来,学习对他俩来说,“真的不是很累。”

校长说,学校出学霸的概率不低

这两天,学校李培明校长的电话一直不断,一半来表示祝贺,一半是媒体打来要求采访的。

“说实话,作为校长我还是美滋滋的,这对兄弟的高考故事给春晖中学又打了一次名气,当然,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李培明说,从最近5年的高考成绩来看,学校出现类似学霸的概率不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死读书。”

学习氛围好,是李培明一直很欣赏和提倡的学风。“同学之间会因为一道题,聚在一起讨论,有时候老师也一起参加,这样的氛围,很容易带动全校学生,这也算是春晖中学的特点吧。”

另外,李培明还认为家庭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会给学生在非智力因素上加不少分。“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强,学校也同样要求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强。”

李培明说,上海交通大学曾经对来自春晖中学的学生做过追踪调查,认为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工作上有很好的表现,而不是高分低能。

所以,当出现双胞胎学霸的时候,李培明并不觉得意外:“以前学校里同桌都是学霸的情况就经常出现,只是这次恰巧是双胞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