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说说话,那些纠结就不可思议地化解了
【经管与百科】
《心理治疗之路:跟河合隼雄学习认识心灵》
[日]河合隼雄 著,李静 译,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6月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多年临床分析经验的基础上,写下了这本心理治疗概述性论著。全书紧扣心理治疗的过程,心理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心理治疗针对的多样化现实这三条线索,并穿插各种事例,对心理治疗及其针对的对象——人类心灵,做了系统深入地概括。河合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这本书问世以来,始终位列日本长销书榜单,被称为是日本心理学界里程碑式的作品。村上春树推荐过这本书,他说:“跟河合先生面对面地说说话,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总想干点什么又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地化解开了。……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
《差异化管理:如何理解并管理与你不同的人》
[美] 玄珍/李欧丽 著, 戴至中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在职场上,我们常常跟与自己不同的人共事,于是“差异”出现了:男性无法理解女性的思维模式,80后无法摸透90后的想法,原来的朋友变成了尴尬的上下级,A可能凡事先请教上级,B则觉得尽量不打扰上级才好……每一位想让员工充分发挥潜能的管理者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两名亚裔女性高管专家提出了建议:想要领导他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领导者要有能力与团队里的每个成员建立起因人而异的、有意义的关系。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
[日]松浦弥太郎 著,杨明绮 译,新星出版社2016年5月
松浦弥太郎是这两年声名鹊起的日系畅销书作者。这个在日本很有市场的生活美学家,曾经很失败:高中辍学,独自漂去美国,从时薪两美元起步,打过各种工,终于回日本开了一家小书店,进入出版业,41岁接任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一路走来,可谓苦尽甘来。现在,年过半百的松浦弥太郎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出来,教导25岁左右的年轻人如何享受美好生活,以及如何面对工作。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
[英]朱利安·巴吉尼 著,闾佳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6月
人是一种会吃、会思考、会享乐的动物,而餐桌正是我们可以同时做这三件事的地方。所以说,关于饮食的思考,其实也涉及如何做个有德行的人,以及决定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英国作家朱利安·巴吉尼提出如下问题让你做哲学上的思考:吃素比吃肉慈悲?吃得越清淡越好?纯手工制作比机器量产好?传统古法胜过创新料理?把食物吃完才不算浪费?减肥关乎意志力……挺有意思的。
《伟大的挣扎:不确定时代的责任型领导力》
[美]小约瑟夫·巴达拉克 著,孙莹莹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
“在这个动荡、不确定甚至无情的时代,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我真的掌握基本原则了吗?我到底应该对谁负责?我如何制定关键决策?我们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吗?我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生活?”这就是管理学大师、《沉静领导》作者小约瑟夫·巴达拉克为这个时代的领导者设计、并要求他们回答的5个叩问。诚如书名所言,想成为一个负责任且成功的领导者,必须主动拥抱“伟大的挣扎”。
《欧游情书》
谢哲青 著,中信出版社2016年4月
谢哲青是英国伦敦亚非学院的考古学和艺术史双硕士,担任过大英博物馆研究助理,在他的带领下游玩欧洲,你的旅行立刻变为高段位的艺术之旅。马德里、德累斯顿、佛罗伦萨,克里姆特的《拥抱》、席勒的《家庭》、维米尔的《穿蓝衣服读信的少女》,这些热门旅行地和著名艺术品,谢哲青都以“艺术说书人”的身份娓娓道来,风格颇似蒋勋,非常适合每晚睡前细品一章,既解压又增长知识。
【历史与传记】
《道金斯传》
[英]理查德·道金斯 著,魏薇 译,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年6月
改变无数人看待生命方式的《自私的基因》出版经历了哪些波折?继达尔文后最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的唯一自传来了,讲述这名无神论骑士的传奇一生。在厚达700页的传记中,我们还将知道:非洲的童年生活对道金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牛津是如何影响了道金斯的一生……道金斯的粉丝,绝对不可错过这本偶像大传。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汪兆骞 著,现代出版社2016年4月
“民国清流”系列的第二部,继续讲述蔡元培、鲁迅、茅盾、丁玲、胡适、沈从文、林语堂、郁达夫、梁实秋等民国文人在1927年至1930年的文化断代史。作者汪兆骞是《当代》杂志的退休编辑,曾经一手孵化了《白鹿原》《尘埃落定》等当代名作。本书胜在以客观公正的史家视角讲述民国时代的文坛,如鲁迅和北新书局因稿费迟迟不给打官司;冰心写诗表达对徐志摩与林徽因婚外恋的不满,反被沈从文讥为“教婆”等。
《明清思想与文化》
吕妙芬 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5月
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的纪念论文集,大多数文章都被晚出的研究著作及学位论文广泛引用,学术价值很高。收录的学者包括熊秉真、吕妙芬、张寿安等,他们针对明清特有的家庭关系、儒家圣人观、英雄故事及国族想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讨论了阮元等明清理学家们的思想。
《林肯传》
[美]詹姆斯·麦克弗森 著,田雷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学者冯象推荐了这本书,他说:“林肯研究在美国历来是‘热门’,著作汗牛充栋。译者挑出麦氏的传记,是有眼光的。这小册子省却了资料堆砌,着力普及历史知识,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夹叙夹议,不乏生动的人物性格细节,拿来给中国读者做入门的向导,再合适没有了。”配合传记,译者田雷还选译了林肯6篇著名的演讲并有导读,包括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
《走自己的路》
龚琳娜/老锣 著,现代出版社2016年5月
还记得神曲《忐忑》吗?还有《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这些“神曲”走红的背后有什么故事?龚琳娜、老锣为什么创作这样的歌曲?龚琳娜又为什么在真正的音乐圈里有如此高的评价?答案都在这本书中。龚琳娜和丈夫老锣从两人相遇写起,一人一篇,有非常多的爆料,比如老锣说“我觉得龚琳娜的演出很恶心”,龚琳娜则写了“我的第一次假唱经历”。
《藩屏》
【英】柯律格 著,黄晓鹃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5月
世袭贵族在明代历史研究中基本上被忽略了,或仅仅是其他一些更令人关注的研究对象故事里的脚注。《藩屏》一改旧例,将明朝的贵族(包括被历史遗忘的宗室女性艺术家)作为主角,以王国的艺术生产为中心,讲述王国的历史与地理。这本独具一格的专著,有可能会修正人们对明代艺术的理解。
【小说与散文】
《情史失踪者》
阿乙 著,译林出版社2016年6月
阿乙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7篇新作。阿乙独特的人生经历(做过警察)使其描摹的众生相格外真实、老辣,有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狠劲儿,如《肥鸭》写了一起家庭谋杀案:少女与祖母在平常的市井家庭中相杀,最后分别离奇死去。《作家的敌人》讲述了一个名利双收、享有极高声誉的老作家,已被浮华消磨了灵感和写作技艺,发现了一个极有天赋的新人,精心计划着阻止新人崭露头角的阴谋。
《种地书》
蔡珠儿 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
“在院子里开荒种菜,施肥、捉虫,收成用来款待三五好友……”台湾作家蔡珠儿搬到香港离岛居住,在屋外空地开荒种菜,并记录下垦荒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她笔下,蔬菜瓜果都有了灵性,田园生活与旧时人事、城市生活融为一体,令身处城市心在自然的我们沉醉其中。
《采葑小集》
群山 著,海豚出版社2016年5月
普通人买书,倘若略有涉及装帧,只关心用纸好不好,封面美不美……殊不知,其中包藏着大学问。群山深谙书籍装帧之道,对于版本、封面设计和纸张印刷都颇有研究。这种学问并非专业知识,而是岁月带来的沉淀,是在老时光里摸索出来的旧人履迹。比如书中介绍的徐志摩的《落叶》,封面设计者竟然是闻一多。在我们眼中,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新月派诗人”和学者,却不曾知晓他还是一位书籍装帧设计的佼佼者。群山认为闻一多的设计“极其准确地完成了该书主题的表达,也为志摩的个性气质传递了信息”。书面上的落叶优雅飘落,“落叶”两字相伴于侧。这完全是一位懂得作者的设计者而为,所表达的飘零实为一首自由的歌。你会发现,图书装帧竟然是这般有意思,从前怎么未曾领略过?
本期主持
戴维
【经典重版】
《谁从我的世界路过?》
梁漱溟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6月
梁漱溟先生的精神成长史,所回忆的近现代名人有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熊十力、林宰平……谁是梁漱溟的生命记忆中对他早年启发甚深之人?谁是他心里最折服之人?谁是他最为亲近的朋友?这部分品评名人的内容,以前在《梁漱溟全集》以及《末代硕儒——名人笔下的梁漱溟 梁漱溟笔下的名人》中也有,这次的版本集中在梁的朋友圈对他的影响,所选文章31篇,作者的表述风格、文字均不做任何修改,由梁漱溟之子亲自审定全文本,书名也向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鸡汤书靠拢,目的是吸引年轻人阅读。
《骑兵军》
[苏]伊萨克·巴别尔 著,孙越 译,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年6月
1920年,年仅26岁的巴别尔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领的苏维埃红军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这是欧洲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骑兵会战,巴别尔在自己的战地日记里记录了所目睹的一切,并据此创作了30多篇小说,这便是《骑兵军》。1986年意大利《欧洲人》杂志评选“世界100位最佳小说家”,早已去世的巴别尔凭《骑兵军》获得冠军。本书译者孙越是2008年俄罗斯皇家协会“圣尼古拉”金质勋章获得者,这个译本1992年花城出版社出过,此次重版增加了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的介绍文章,和10位苏联著名画家表现骑兵军战斗生活的彩色插画。
《去年天气旧亭台》
叶广芩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5月
老舍之后重要的京味文学大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集,9个故事都以北京建筑的名字打头,如太阳宫、月亮门、鬼子坟、苦雨斋等,以前分别出过单行本,这次集中起来推出,让人一下子读过瘾。这些建筑都是北京在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消失或变了面貌的地方,其中蕴涵着作者对过往那种虽然落后但安宁的生活的眷恋与追念,读来犹如《城南旧事》般清丽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