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阳16岁少年被游泳池底排水管吸住溺亡
什么样的泳池会吸人?
记者 徐王俊 罗传达
据湖南媒体报道,今年6月11日,湖南桂阳县16岁少年肖嘉伟在游泳时,被池底排水管吸住,导致溺水窒息死亡。
“最后一次他潜下去后,大概两分钟都没浮出水面,我们就急了。”同学陈明和另外两名同学潜入水池找,在一个排水管处找到了肖嘉伟。“他的臀部被吸在那里了,吸得很紧。”陈明等人用力拉,始终无法帮肖嘉伟脱身。陈明喊救命,几个游客过来帮忙,仍无济于事。直到工作人员关掉排水口的阀门,肖嘉伟才被抬出水面,已不能动弹。众人全力抢救,他终究没能醒来……
事故现场记者发现,池底的排水管口没有防护罩网。
2014年7月20日,西安某水上乐园也发生过类似事故。据西安媒体报道,一名12岁男孩在水池玩耍时,突然被吸入水池排水管道,当晚埋在地下2米左右的水管被砸开后才找到孩子遗体。据孩子的一位亲属说,当时水池不到一米深,但下面没有人,池子内好像正在放水,虽然周边有多处出水口,但旁边的水都被一个洞吸了进去,将孩子吸进去的洞口直径有33厘米。
之前,美国曾有一名6岁女童在浅水池不慎坐在没盖好的排水口,结果小肠被吸出,终身无法进食……
又到夏天游泳季,什么样的泳池会存在这样的“吸人黑洞”?都市快报旗下的求证、调查类视频栏目《好奇实验室》曾为此做过真人实测。
实测:在排水口防护网脱落情况下 顺循环模式泳池的确可能吸人,吸力还很大!
据了解,目前常见的泳池水循环模式有两种:顺循环和逆循环。
逆循环模式中,注水口在池底,从下往上注水,这种模式的泳池不会吸人。
而顺循环模式是指泳池的排水口在底部,经过砂缸过滤之后,再通过池壁或者底部的进水口进行补给,以此形成一个正方向循环。
威胁较大的是顺循环。
我们找到一个顺循环的泳池,实验员把手靠近排水口,只感到一点点吸力,远远没有达到死死黏住的程度。再把排水口的防护网拆掉,将一个假手臂放到排水口,假手臂一下子就被吸了下去,速度很快,但是拉力并不大,实验员很轻松就拉出来了。
经过实测,顺循环泳池排水孔的吸力并没有那么强大。然而事故又真实地发生了,问题到底在哪?
请教泳池的设计师,得到答案:原来实测中的游泳池有四个回水口,把吸力全部都分散了。但如果只有一个排水口的话,吸力就会很大,就有可能产生吸人的情况。
我们又找到了一家标准户外泳池,它有个特点是,大池连接小池,现在很多游泳池都采用这种结构。虽然大池有三个排水孔,但是只有一个是给小池排水用的。理论上,它已经具备形成“黑洞”条件。
拆掉防护网后,首先模拟泳帽掉落的情况——女生的翩翩长发会不会被吸进排水孔呢?当我们把一丛假发靠近排水孔,瞬间立刻被吸了进去,而且实验员拉住假发的手上青筋都冒出来了,看来吸力不小!
接下来用小孩学游泳的浮板测试,结果浮板也是立刻被吸过去,且当浮板贴住排水口以后,实验员一个人根本拔不出来,旁边的摄像大哥过来帮忙后才把它拔出来。
再换成平滑的玻璃测试,结果一下子被吸上了排水口,实验员和摄像大哥两个人,都无法把吸在排水口上的玻璃取下。用弹簧秤来测算一下它的吸力,结果数值直接超过秤的最大刻度,弹簧秤爆表了!
再用真人靠近排水口,结果会如何呢?实验员把手臂慢慢靠近排水口,结果没等他反应过来,突然的吸力直接把手臂吸进了排水口,死死卡在孔里面!摄像大哥赶忙喊“关水泵”,一边去拉人,当工作人员关掉水泵以后,实验员才得以把手拔出来,手上已经被刮出一个口子。
通过实测得出结论:逆循环泳池不会吸人,但是顺循环泳池确实存在吸人的可能。出门游泳,一定要事先了解泳池的结构和循环模式,避免进入顺循环的泳池。游泳时如果发生险情,应立即呼叫救生员,关掉水泵,把危险降到最低。
判断泳池是否有吸人隐患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外围有没有绕池一圈的水渠
那么,杭州的泳池有这方面隐患吗?
《好奇实验室》负责做这期试验的徐王俊说:“城东的一个游泳池曾被报道有安全隐患,我们的试验其实就是在那边做的。本来黄龙区块一个泳池存在隐患,但已经过整改。后来我们去过滨江区的一些小区,那边所有的泳池也都是逆循环,没有隐患。”
城东这家泳池的事故发生在2013年7月1日,当时一个10岁的男孩在游泳时候手被卡住了,救援持续了近2个小时。
这个游泳池共有大小两个池,男孩身高约1.65米,被困在水深1.5米的大池。两水池间有一条宽4米的隔离带,通过一根铺在地下直径10厘米不到的钢管相连,这是游泳池的水循环排吸口,两个水池的水通过这个口相互流动,保持循环。
当池壁被凿开,消防员把男孩手臂从排吸口中拉出后,发现男孩的右手肘部以下基本全被卡在这个排吸孔(距池底约1.3米)里,且全部淤青,五个手指呈抓东西状,手指失去了知觉。送往医院后医生表示,男孩因为手臂被卡时间过长,血液不畅,部分肌肉坏死,需要手术。
当时该游泳池负责人陈先生说,每年开馆前都会在排吸口安装上保护网,以前从没发生过类似事故。直到2012年,可能防护网被波动的水流冲掉了,一个中年男人肋部曾被排吸口吸住,幸好他力气大及时逃脱。男孩手被卡住当天是当年游泳馆第一天开业,不料又发生了排吸口吞人事件……
据了解,这个泳池当时采用的是顺循环模式。
采访中业内人士曾表示,杭州2008年以后建的游泳池,应用的都是较安全逆循环系统;而2000年左右建的游泳池,通常采用顺循环系统。
那么,如何判断一家泳池有没有吸人隐患?
徐王俊说,这很简单,可以看看泳池外围有没有设置围绕泳池一圈的水渠(通常用栅栏盖住),这种水渠作用是回收废水,人在游泳时,水会通过管道慢慢回收。如果有,就说明该泳池应用的是逆循环系统,没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