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2:快报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选一个热门专业,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进入大学后,要学会规划时间和选择取舍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选一个热门专业,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进入大学后,要学会规划时间和选择取舍
2016-06-21

快报记者回访过去10年浙江23位高考状元

■2006年文科最高分

姓名:陈雄超

毕业中学:舟山中学

高考分数:678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法学专业现在情况:在香港做律师

陈雄超目前在香港做律师。刘茂林老师是陈雄超的高中班主任。他说,陈雄超性格偏内向,2006年高考后,陈雄超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学专业,之后去英国读了研究生。现在陈雄超在香港做律师,在香港的表现也很好。

我们联系上陈雄超,他非常低调,说现在正在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高三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2006年理科最高分

姓名:卢毅

毕业中学:杭州第二中学

高考分数:705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物理学专业

现在情况:在德国做科研工作

卢毅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固体研究所攻读博士。杭师大附中校长蔡小雄,是卢毅曾经的班主任。蔡小雄说,他刚联系过卢毅,“可能下半年就会工作,国内外不少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他正在考虑。”

蔡小雄说,德国马普学会,是德国乃至全世界从事基础研究实力最强的研究学会,下属有80个研究所。截至2014年,这个学会至少走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卢毅的导师就是诺贝尔奖得主。“卢毅在中学阶段是个稍偏内向的学生,话不多,但思维缜密,很像搞研究的人。当年他参加了数学和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得了两个全国二等奖。

■2007年理科最高分

姓名:李清扬

毕业中学:学军中学

高考分数:699分

求学经历:香港大学金融专业,后转商业设计和创新专业

工作经历: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

通过微信联系上了李清扬,她发过来一张工作场所的自拍照,手里拿着一支有毛毛球的笔,真没法把这个有点可爱的女生,和进出香港中环各种高端商业中心,快节奏的银领、金领联系在一起。

李清扬高考后进入香港大学。2011年本科毕业后,她就成为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人民币交易员,5年过去了,清扬说她没有换工作。毕业的时候,清扬面前有两份offer,一份是西班牙IESE商学院MBA的录取通知书,该校的MBA课程一直处于世界最佳之列;另一份就是中银香港的offer,而且直接就给了她MT的职位(管理培训生,相当于储备干部),当时起薪每月2万多人民币。

现在的收入有多少?清扬说不方便透露,“反正在香港还没买房”。

“本科毕业后选择参加工作,跟香港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另外,我在学校待了很多年,想先尝试一下去工作,也想发掘一下自己在什么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以后迟早会重返校园,读硕士或MBA。”清扬说,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正是她想要的,比外资银行工作节奏稍慢一些,虽然有时候很忙,但大多数时候能准时下班,“工作和生活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平衡。”

进入香港大学后,清扬刚开始选的专业是金融,后来换成了商业设计和创新专业,当年这个专业只招了5个最拔尖的学生。清扬说,换专业是因为想尝试一些其他领域的学习。不过,等到大学毕业,她从事的依然是和金融相关的职业。对于如何选专业,换过专业的清扬说:“选一个热门专业,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毕竟要学四年,如果不感兴趣,就很浪费,毕竟只有一次本科四年的经历。至于工作,跟本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也是可以尝试的,虽然比较困难,但总比大学四年学一个自己一点都没兴趣的专业要好。”

回忆起大学生活,清扬说,自己进步最大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规划时间,另外一方面是在很多事情中决定要做哪几样。“大学以前,时间和生活大多是老师和家长安排好的,大学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面临很多选择和取舍。对时间的规划和选择能力,是进大学就要培养的,也是陪伴一生的能力。”

说起高考最高分这个头衔,清扬说对她没有很大的影响,她也很少跟别人提,“只是成长中无意间偶然得到的小小意外。”

有意思的是,清扬的微信朋友圈,第一条微信就是家乡的报纸《都市快报》,那是一个关于中国足球报道的版面。问及她现在的生活状况,清扬说,“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能帮我征个婚吗?”

■2007年文科最高分

姓名:求芝蓉

毕业中学:新昌中学

高考分数:644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元培班,历史专业,目前北大历史专业博士在读

我们通过求芝蓉的母校新昌中学联系上了她,颇费了点周折,其间传来信息说她去了美国。打通求芝蓉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北京的地铁里。“我一直在北大,没有去过美国啊!”

2007年高考后,她进入了北京大学元培班,从本科到硕士到现在的博士,求芝蓉在北大已经9年了,明年,她就博士毕业了。

大一下学期,求芝蓉选择了历史专业。对于专业的选择,求芝蓉说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就选了历史系,而没有选一些看起来更“热门”的专业。求芝蓉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对女儿专业的选择,并没有过多干涉。“还是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志向出发选专业。除非像我一样做学术,不然文科的大学生涯主要是拓宽眼界,塑造三观,与最后的工作取向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在专业选择上,爸爸妈妈也不要干涉太多。因为,高考不是结束,只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

求芝蓉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蒙古和元朝史,博士冲刺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忙忙碌碌,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参加很多读书班,也要写毕业论文,“9年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对于明年毕业后的打算,求芝蓉说如果找工作,应该会到高校或者历史研究机构任职,“也不排除到国外去继续学习,明年再说吧。”

■2008年理科最高分

姓名:陈琨

毕业中学:镇海中学

高考分数:703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

工作经历:北京金融行业

陈琨以浙江理科最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大读完金融硕士研究生之后,他于两年前在金融行业就职,工作地点在北京。说起近况,陈琨说,一切都是正常的节奏,和同龄人差不多。

回忆起大学生活,陈琨感觉是节奏非常快,“需要在多重目标下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一开始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

选择金融专业,陈琨说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剔除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再剔除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剩下的,应该就是可以选择的专业了”。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也是跟大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陈琨说,找工作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确实是最想要了解的行业”。陈琨也有着读博士的愿望,有机会还会重新回到校园。

对于曾经的高考最高分,陈琨说,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工作中,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大家都很优秀,“只是内心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2008年文科最高分

姓名:申屠李融

毕业中学:杭州高级中学

高考分数:654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博士在读

工作经历:本科毕业后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

2008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申屠接到高中班主任黄永红老师的电话。“老师说,申屠啊,你是今年的文科状元,我一听,整个人蒙了,脑子一片空白,然后又觉得太开心了,我说,老师,我要挂电话,我想先大笑几声。”黄老师回忆,申屠高中时候成绩一直非常稳定,拿最高分并不意外。申屠在读大三的时候,黄老师去北京还跟她一起吃饭聊天,说申屠变漂亮了,看上去像是要参加工作的白领。

申屠大学的专业是会计,本科毕业后,她收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成为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咨询方面的业务顾问,主要工作内容是帮助客户梳理和改善原有的各种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流程,再将整合后的需求反馈给技术顾问。

这份工作,申屠做了两年。随后,她又重返校园,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博士在读。

联系上申屠的时候,她正在准备期终考试,非常忙碌。对于自己重返校园,申屠很坦率:“感觉做咨询好辛苦,毕竟那时候太年轻,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真的辛苦。”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申屠觉得做学术在时间安排和内容选择上自由度比较高,而她目前的计划是希望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坚持下去,做一些有趣也有用的研究。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申屠的专业一直是会计,不过她反复强调,她对选专业并“不专业”,高中学文科的她反复提及:“无论学什么专业,学点高等数学,学点编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科的时候不觉得,但是读博士的话,即使是社科类研究,也涉及很多统计知识和编程技能。”在大学里,申屠最大的感触是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共事,另外还要培养自己独处进而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工作,进入咨询行业,申屠觉得沟通和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当然也会有一定的“抗拒”:“有时候和客户、经理、同事的交涉,往往都是被‘不去的话房租怎么交、包包怎么买’这样庸俗而有力的想法驱动。”

申屠的爸爸是建德的一位老师,申屠说,爸爸妈妈虽然唠叨,跟她也会有分歧,但最终还是会尊重她的决定,“虽然最后的决定不一定最好,但自己能不能做决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决定产生的结果的感知。别人做的决定,即使结果好,也不免挑三拣四;自己挖的坑,就跌得心服口服。在我看来,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结果,是一种成熟又痛快的生活方式。”

当年是浙江文科最高分,申屠说,现在还总有人这么介绍她,“毕竟很多年过去了,这种感觉就好像读初中的你被一个阿姨拉住,对她的孩子说‘快看,这个姐姐幼儿园得过小红花’,非常尴尬啊。”

本版撰稿 记者 吴婧 胡信昌 张娜 姜晓蓉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选一个热门专业,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进入大学后,要学会规划时间和选择取舍
2016-06-21

快报记者回访过去10年浙江23位高考状元

■2006年文科最高分

姓名:陈雄超

毕业中学:舟山中学

高考分数:678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法学专业现在情况:在香港做律师

陈雄超目前在香港做律师。刘茂林老师是陈雄超的高中班主任。他说,陈雄超性格偏内向,2006年高考后,陈雄超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学专业,之后去英国读了研究生。现在陈雄超在香港做律师,在香港的表现也很好。

我们联系上陈雄超,他非常低调,说现在正在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高三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2006年理科最高分

姓名:卢毅

毕业中学:杭州第二中学

高考分数:705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物理学专业

现在情况:在德国做科研工作

卢毅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固体研究所攻读博士。杭师大附中校长蔡小雄,是卢毅曾经的班主任。蔡小雄说,他刚联系过卢毅,“可能下半年就会工作,国内外不少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他正在考虑。”

蔡小雄说,德国马普学会,是德国乃至全世界从事基础研究实力最强的研究学会,下属有80个研究所。截至2014年,这个学会至少走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卢毅的导师就是诺贝尔奖得主。“卢毅在中学阶段是个稍偏内向的学生,话不多,但思维缜密,很像搞研究的人。当年他参加了数学和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得了两个全国二等奖。

■2007年理科最高分

姓名:李清扬

毕业中学:学军中学

高考分数:699分

求学经历:香港大学金融专业,后转商业设计和创新专业

工作经历: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

通过微信联系上了李清扬,她发过来一张工作场所的自拍照,手里拿着一支有毛毛球的笔,真没法把这个有点可爱的女生,和进出香港中环各种高端商业中心,快节奏的银领、金领联系在一起。

李清扬高考后进入香港大学。2011年本科毕业后,她就成为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人民币交易员,5年过去了,清扬说她没有换工作。毕业的时候,清扬面前有两份offer,一份是西班牙IESE商学院MBA的录取通知书,该校的MBA课程一直处于世界最佳之列;另一份就是中银香港的offer,而且直接就给了她MT的职位(管理培训生,相当于储备干部),当时起薪每月2万多人民币。

现在的收入有多少?清扬说不方便透露,“反正在香港还没买房”。

“本科毕业后选择参加工作,跟香港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另外,我在学校待了很多年,想先尝试一下去工作,也想发掘一下自己在什么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以后迟早会重返校园,读硕士或MBA。”清扬说,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正是她想要的,比外资银行工作节奏稍慢一些,虽然有时候很忙,但大多数时候能准时下班,“工作和生活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平衡。”

进入香港大学后,清扬刚开始选的专业是金融,后来换成了商业设计和创新专业,当年这个专业只招了5个最拔尖的学生。清扬说,换专业是因为想尝试一些其他领域的学习。不过,等到大学毕业,她从事的依然是和金融相关的职业。对于如何选专业,换过专业的清扬说:“选一个热门专业,不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毕竟要学四年,如果不感兴趣,就很浪费,毕竟只有一次本科四年的经历。至于工作,跟本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也是可以尝试的,虽然比较困难,但总比大学四年学一个自己一点都没兴趣的专业要好。”

回忆起大学生活,清扬说,自己进步最大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规划时间,另外一方面是在很多事情中决定要做哪几样。“大学以前,时间和生活大多是老师和家长安排好的,大学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面临很多选择和取舍。对时间的规划和选择能力,是进大学就要培养的,也是陪伴一生的能力。”

说起高考最高分这个头衔,清扬说对她没有很大的影响,她也很少跟别人提,“只是成长中无意间偶然得到的小小意外。”

有意思的是,清扬的微信朋友圈,第一条微信就是家乡的报纸《都市快报》,那是一个关于中国足球报道的版面。问及她现在的生活状况,清扬说,“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能帮我征个婚吗?”

■2007年文科最高分

姓名:求芝蓉

毕业中学:新昌中学

高考分数:644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元培班,历史专业,目前北大历史专业博士在读

我们通过求芝蓉的母校新昌中学联系上了她,颇费了点周折,其间传来信息说她去了美国。打通求芝蓉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北京的地铁里。“我一直在北大,没有去过美国啊!”

2007年高考后,她进入了北京大学元培班,从本科到硕士到现在的博士,求芝蓉在北大已经9年了,明年,她就博士毕业了。

大一下学期,求芝蓉选择了历史专业。对于专业的选择,求芝蓉说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就选了历史系,而没有选一些看起来更“热门”的专业。求芝蓉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对女儿专业的选择,并没有过多干涉。“还是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志向出发选专业。除非像我一样做学术,不然文科的大学生涯主要是拓宽眼界,塑造三观,与最后的工作取向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在专业选择上,爸爸妈妈也不要干涉太多。因为,高考不是结束,只是人生一个新的开始。”

求芝蓉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蒙古和元朝史,博士冲刺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忙忙碌碌,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参加很多读书班,也要写毕业论文,“9年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对于明年毕业后的打算,求芝蓉说如果找工作,应该会到高校或者历史研究机构任职,“也不排除到国外去继续学习,明年再说吧。”

■2008年理科最高分

姓名:陈琨

毕业中学:镇海中学

高考分数:703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

工作经历:北京金融行业

陈琨以浙江理科最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大读完金融硕士研究生之后,他于两年前在金融行业就职,工作地点在北京。说起近况,陈琨说,一切都是正常的节奏,和同龄人差不多。

回忆起大学生活,陈琨感觉是节奏非常快,“需要在多重目标下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一开始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

选择金融专业,陈琨说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剔除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再剔除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剩下的,应该就是可以选择的专业了”。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也是跟大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陈琨说,找工作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确实是最想要了解的行业”。陈琨也有着读博士的愿望,有机会还会重新回到校园。

对于曾经的高考最高分,陈琨说,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工作中,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大家都很优秀,“只是内心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2008年文科最高分

姓名:申屠李融

毕业中学:杭州高级中学

高考分数:654分

求学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博士在读

工作经历:本科毕业后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

2008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申屠接到高中班主任黄永红老师的电话。“老师说,申屠啊,你是今年的文科状元,我一听,整个人蒙了,脑子一片空白,然后又觉得太开心了,我说,老师,我要挂电话,我想先大笑几声。”黄老师回忆,申屠高中时候成绩一直非常稳定,拿最高分并不意外。申屠在读大三的时候,黄老师去北京还跟她一起吃饭聊天,说申屠变漂亮了,看上去像是要参加工作的白领。

申屠大学的专业是会计,本科毕业后,她收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offer,成为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咨询方面的业务顾问,主要工作内容是帮助客户梳理和改善原有的各种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流程,再将整合后的需求反馈给技术顾问。

这份工作,申屠做了两年。随后,她又重返校园,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博士在读。

联系上申屠的时候,她正在准备期终考试,非常忙碌。对于自己重返校园,申屠很坦率:“感觉做咨询好辛苦,毕竟那时候太年轻,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真的辛苦。”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申屠觉得做学术在时间安排和内容选择上自由度比较高,而她目前的计划是希望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坚持下去,做一些有趣也有用的研究。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申屠的专业一直是会计,不过她反复强调,她对选专业并“不专业”,高中学文科的她反复提及:“无论学什么专业,学点高等数学,学点编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科的时候不觉得,但是读博士的话,即使是社科类研究,也涉及很多统计知识和编程技能。”在大学里,申屠最大的感触是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共事,另外还要培养自己独处进而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工作,进入咨询行业,申屠觉得沟通和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当然也会有一定的“抗拒”:“有时候和客户、经理、同事的交涉,往往都是被‘不去的话房租怎么交、包包怎么买’这样庸俗而有力的想法驱动。”

申屠的爸爸是建德的一位老师,申屠说,爸爸妈妈虽然唠叨,跟她也会有分歧,但最终还是会尊重她的决定,“虽然最后的决定不一定最好,但自己能不能做决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决定产生的结果的感知。别人做的决定,即使结果好,也不免挑三拣四;自己挖的坑,就跌得心服口服。在我看来,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结果,是一种成熟又痛快的生活方式。”

当年是浙江文科最高分,申屠说,现在还总有人这么介绍她,“毕竟很多年过去了,这种感觉就好像读初中的你被一个阿姨拉住,对她的孩子说‘快看,这个姐姐幼儿园得过小红花’,非常尴尬啊。”

本版撰稿 记者 吴婧 胡信昌 张娜 姜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