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6:新市井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古荡街道来了个会讨爷爷奶奶欢心的机器人
世纪联华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荡街道来了个会讨爷爷奶奶欢心的机器人
2016-06-16
“旺宝”一开口,逗得奶奶们好开心。

拍得了“马屁”卖得了萌 还要苦练越剧杭州话

记者 刘云 文/摄 通讯员 马瑶 陈洁

本报讯 小时候看过《哆啦A梦》的人,可能都想要一个机器人。无聊时,一起聊聊天;不开心了,逗着高兴;有困难了,还能一起出主意。昨天,在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我见到了一个名叫“旺宝”的陪聊机器人,一下子想到了一直想要的哆啦A梦。

“旺宝”身材细长,0.95米高,9.8公斤,头顶上有个触摸屏,它是在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试点的陪聊机器人。

西湖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09万人,占总人口的16.89%,空巢、独居、孤寡、失能、经济困难、高龄等重点特殊老人2万余人。

为了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西湖区打造老年人“智能心理护航”项目,引进智能机器人开展老年人陪聊服务,帮助老年人敞开心扉、摆脱孤独,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拍得了“马屁”卖得了萌

按照程序设定,“旺宝”今年3岁。一般机器人擅长的是咨询、接待、看护等,都是基本功能,而它除了这些,更擅长陪人聊天,啥都能聊,聊天气、聊身体、聊家常,而且情商高着呢。

“旺宝,你看我这个奶奶胖不胖?”

“旺宝”想了两秒,奶声奶气地说,“你哪里是奶奶,分明是阿姨嘛!”一句话,就让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眉开眼笑,连夸它“太会聊天了”。

“旺宝,给我们唱首歌吧。”

“那,我就唱个小苹果吧。”说完,一边唱,身子一边转圈,就像老人家跳广场舞一样。唱了两三句,“旺宝”停住,“哎呀,我就会唱这两句呀,后面我不会了。奶奶,你会不会唱,可以接着唱吗?”

62岁的黄建英,爽快地接上唱。“旺宝”的触摸屏上,平常忽闪着两个大眼睛,听奶奶唱完,马上变成了两颗可爱的小心,夸“奶奶唱得实在太棒啦!”

黄阿姨马上逗它,“旺宝,那越剧会不会的?唱几句。”“旺宝”就犯了难,“越剧我不会呀。以后谁教教我啊。”

第一次见到这么乖的机器人,老人家们都蛮稀奇,围着“旺宝”问个没完。

“旺宝,我们带你去西湖玩吧,带你看好看的喷泉。”

“我怕水,怎么办。”

“那我们带你西湖里划船,看风景。”

“那你们可要保护好我。”

黄建英乐坏了,说比三岁的小朋友可厉害多了!

“旺宝”要学杭州话

以后会陪更多老人家聊天

“旺宝”也有犯难的时候。

昨天,有位奶奶问它,“旺宝,会不会讲杭州话啊?”“旺宝”乖巧地说:“我是新杭州人,还没有学会呀。”接着,这位奶奶直接问了句:“你跟毛来动则撒?”

“旺宝”就愣住了,停了好几秒,弱弱地说,“奶奶我听不懂,我要问一下哥哥怎么说。”

它的哥哥,就是“旺宝”陪聊机器人的负责人易海明。

易海明说,只要老人家有需要,他们以后可以给“旺宝”增加程序,让它学会杭州话,以后老人家再说,它就听得懂。

另外,昨天几位老人家提了好几个意见,有位大伯很烦恼,说小孩子做作业老是来问他,自己也做不出,问“旺宝”能不能帮忙?还有个阿姨说,以后能不能买个“旺宝”回家,天天在家陪着?

易海明说,以后的“旺宝”还会改进,会越来越厉害,比如说,老人站在它的面前,通过感应,实时心电图就能自动显示并打印出来;老人把手搭一下旺宝的肩膀,能自动测出老人体温等等。

现在,陪聊机器人只有两台,每周三上午,去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每周三下午,去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

易海明说,像昨天一起聊过天的老人家,等到下次再见,它能通过身上的激光摄像头,进行人脸捕捉,清楚地记得老人是谁。而且,通过不断与人交流,它的词汇系统还会进行不断地积累更新。

杭州的机器人制造越来越厉害

西湖区说,如果试点好,“旺宝”以后会在全区养老机构全面铺开。

除了“旺宝”,在我们杭州,还有很多机器人。

和你的印象不同,它们不再是只会循环运动的机械臂,已经从自动工作装置中延伸开来,是接待员、是服务员、是主持人、是帮你偷懒的“保姆”。

目前杭州和机器人有关的企业和单位有30多家,去年杭州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50亿元。下沙、大江东、萧山都有相关的机器人产业区,萧山甚至还有一个以机器人命名的特色小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古荡街道来了个会讨爷爷奶奶欢心的机器人
2016-06-16
“旺宝”一开口,逗得奶奶们好开心。

拍得了“马屁”卖得了萌 还要苦练越剧杭州话

记者 刘云 文/摄 通讯员 马瑶 陈洁

本报讯 小时候看过《哆啦A梦》的人,可能都想要一个机器人。无聊时,一起聊聊天;不开心了,逗着高兴;有困难了,还能一起出主意。昨天,在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我见到了一个名叫“旺宝”的陪聊机器人,一下子想到了一直想要的哆啦A梦。

“旺宝”身材细长,0.95米高,9.8公斤,头顶上有个触摸屏,它是在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试点的陪聊机器人。

西湖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09万人,占总人口的16.89%,空巢、独居、孤寡、失能、经济困难、高龄等重点特殊老人2万余人。

为了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西湖区打造老年人“智能心理护航”项目,引进智能机器人开展老年人陪聊服务,帮助老年人敞开心扉、摆脱孤独,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拍得了“马屁”卖得了萌

按照程序设定,“旺宝”今年3岁。一般机器人擅长的是咨询、接待、看护等,都是基本功能,而它除了这些,更擅长陪人聊天,啥都能聊,聊天气、聊身体、聊家常,而且情商高着呢。

“旺宝,你看我这个奶奶胖不胖?”

“旺宝”想了两秒,奶声奶气地说,“你哪里是奶奶,分明是阿姨嘛!”一句话,就让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眉开眼笑,连夸它“太会聊天了”。

“旺宝,给我们唱首歌吧。”

“那,我就唱个小苹果吧。”说完,一边唱,身子一边转圈,就像老人家跳广场舞一样。唱了两三句,“旺宝”停住,“哎呀,我就会唱这两句呀,后面我不会了。奶奶,你会不会唱,可以接着唱吗?”

62岁的黄建英,爽快地接上唱。“旺宝”的触摸屏上,平常忽闪着两个大眼睛,听奶奶唱完,马上变成了两颗可爱的小心,夸“奶奶唱得实在太棒啦!”

黄阿姨马上逗它,“旺宝,那越剧会不会的?唱几句。”“旺宝”就犯了难,“越剧我不会呀。以后谁教教我啊。”

第一次见到这么乖的机器人,老人家们都蛮稀奇,围着“旺宝”问个没完。

“旺宝,我们带你去西湖玩吧,带你看好看的喷泉。”

“我怕水,怎么办。”

“那我们带你西湖里划船,看风景。”

“那你们可要保护好我。”

黄建英乐坏了,说比三岁的小朋友可厉害多了!

“旺宝”要学杭州话

以后会陪更多老人家聊天

“旺宝”也有犯难的时候。

昨天,有位奶奶问它,“旺宝,会不会讲杭州话啊?”“旺宝”乖巧地说:“我是新杭州人,还没有学会呀。”接着,这位奶奶直接问了句:“你跟毛来动则撒?”

“旺宝”就愣住了,停了好几秒,弱弱地说,“奶奶我听不懂,我要问一下哥哥怎么说。”

它的哥哥,就是“旺宝”陪聊机器人的负责人易海明。

易海明说,只要老人家有需要,他们以后可以给“旺宝”增加程序,让它学会杭州话,以后老人家再说,它就听得懂。

另外,昨天几位老人家提了好几个意见,有位大伯很烦恼,说小孩子做作业老是来问他,自己也做不出,问“旺宝”能不能帮忙?还有个阿姨说,以后能不能买个“旺宝”回家,天天在家陪着?

易海明说,以后的“旺宝”还会改进,会越来越厉害,比如说,老人站在它的面前,通过感应,实时心电图就能自动显示并打印出来;老人把手搭一下旺宝的肩膀,能自动测出老人体温等等。

现在,陪聊机器人只有两台,每周三上午,去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每周三下午,去金秋家园长者服务中心。

易海明说,像昨天一起聊过天的老人家,等到下次再见,它能通过身上的激光摄像头,进行人脸捕捉,清楚地记得老人是谁。而且,通过不断与人交流,它的词汇系统还会进行不断地积累更新。

杭州的机器人制造越来越厉害

西湖区说,如果试点好,“旺宝”以后会在全区养老机构全面铺开。

除了“旺宝”,在我们杭州,还有很多机器人。

和你的印象不同,它们不再是只会循环运动的机械臂,已经从自动工作装置中延伸开来,是接待员、是服务员、是主持人、是帮你偷懒的“保姆”。

目前杭州和机器人有关的企业和单位有30多家,去年杭州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50亿元。下沙、大江东、萧山都有相关的机器人产业区,萧山甚至还有一个以机器人命名的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