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方临明
本报讯 甲状腺癌在沈奶奶右侧甲状腺上待了5年,去年开始病情突然恶化。但做手术,难度很大。危急关头,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郭良教授毅然拿起手术刀,成功为沈奶奶做了手术。
郭教授说,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就诊时大多属中晚期, 往往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导致围手术期风险增加。但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要尽力为患者抓住治疗机会。
5年前查出甲状腺癌,一直没做手术
82岁的沈奶奶是杭州人,昨天早上,记者在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病房里见到她时,正坐在病床上休息。
7年前,沈奶奶摸到自己右侧脖子上有个小肿块,当时没在意,过了两年,肿块逐渐增大,有鸡蛋大小。家人陪她到医院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
一方面,沈奶奶的甲状腺癌病变局部已经是晚期,且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手术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考虑到沈奶奶年纪大,又伴有心律不齐、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太大。当时医生建议她姑息随访。
几年来,沈奶奶脖子上挂着这颗“定时炸弹”,整天担惊受怕。幸运的是,肿瘤没有再继续大起来,于是她与肿瘤和平相处了4年。
直到去年8月,沈奶奶右颈上的肿瘤突然间变大了,直径达12厘米,因为肿瘤压迫右颈动脉和血管,导致她右半边脸像火烧一样疼。
接诊的头颈外科韩春副主任医师作为首诊大夫,认为她虽病变累及颈动脉,属局部晚期,但仍有手术机会,果断将她收治入院。
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郭良教授针对沈奶奶的病情,召集头颈肿瘤MDT团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评估手术风险。
甲状腺癌总体疗效良好
但患者不能掉以轻心
检查发现,沈奶奶右甲状腺癌伴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并包绕颈总动脉,侵犯右侧梨状窝,需要手术分离受累颈动脉外膜。如果无法分离,就要将肿瘤和颈动脉一并切除,重建人造动脉血管。如果要进行切除颈总动脉及血管重建,有1/3的概率会导致死亡,还有1/3的概率会导致瘫痪,手术风险非常大。但如果不做手术,最多只剩下半年的生命。
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后,沈奶奶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做手术。
上周,郭教授主刀,为沈奶奶做了手术。手术持续4个小时,整个过程平稳顺利。术后沈奶奶恢复得不错,她希望自己能像几个姐姐一样,活到九十多岁。
郭良教授说,虽然甲状腺癌的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但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进展到晚期,可能危及生命。
郭教授今年上半年,接诊了近20例高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老年人由于反应能力以及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不足,以及被其他并存疾病掩盖等因素, 不能及时发现颈部无症状肿块, 容易导致就诊延误, 所以老年人甲状腺癌的病程一般较长。”
高龄患者并非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对于晚期疑难甲状腺癌,如果经评估能够耐受手术,还是应积极治疗。“应尽量专病专治,选择合适、专业的医疗团队,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预后。”郭教授说。
服务资讯
脂肪肝义诊
17日1:30-5:00,浙医二院消化内科杜勤主任医师、王彩花主任医师,内分泌科曾文衡博士,营养科孟雪彬主治医师将进行脂肪肝的多学科联合义诊 地点:解放路院区9号楼3楼消化内科诊间。
(鲁青 谢谨忆)
甲状腺疾病讲座
17日(周五)9:00,市中医院8号楼11楼内分泌科示教室,将举办“别让甲状腺疾病偷走你的生命”专题健康讲座,讲解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特别是妊娠合并甲减的危害。
(徐尤佳 俞茜茜)
脱发防治月活动
18日(周六)9:00-11:00,浙医二院皮肤科将举办防脱护发健康教育讲座,地点:解放路院区9号楼2201室。讲座后开始持续一个月(每周二上午)的脱发专科门诊免费咨询活动,脱发门诊地点:解放路院区9号楼门诊9楼皮肤科920诊室。(鲁青 谢谨忆)
浙医妇院两场科普讲座
17日(周五)8:20 “新生儿护理”科普讲座
主讲人:李秋芳
27日(周一)10:30 “如何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科普讲座
主讲人:产科陈丹青主任医师
地点:浙医妇院门诊1号楼4楼孕妇学校。
(孙美燕 葛丹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