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奉献更多力量 市科协力争年内新建两三家院士工作站 昨天上午,义乌春晗学校三楼报告厅,刚从北京出席全国科技三会回来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金华市科协主席楼余产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等科普同仁之家传达了会议精神。 这次全国科技三会全称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4000多人参会,其中科协代表大会代表1300多人,浙江代表共30人,楼余产是金华选出的唯一代表。 楼余产说,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科技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都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5点要求和中国科技发展“三个面向”的战略布局催人奋进。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楼余产在报告中还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这对广大科普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听了报告会之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何建农感慨,要发动自己和身边的力量,为科教强国出谋划策。目前他正在义乌筹建科普一条街与科普小镇,建立同心智库,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与服务。 东阳籍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在这次中国科协九大上当选为副主席,他是18位副主席中最年轻的一位,今年只有46岁。 潘建伟院士前不久专门率队回过金华,对接家乡科技工作。他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和冷原子量子存储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贡献。今年7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潘建伟就是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楼余产说,今年上半年,金华市科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新要求,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合力推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并且谋划了生态文明建设院士专家金华行等活动,成绩喜人。今年下半年,金华市科协将以全国科技三会总书记和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更好地做好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 比如,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深入推进“助力工程”建设。发挥学会专家服务团作用,继续抓好永康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工程”、兰溪市人民医院创新驿站等建设,为金华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要力争年内新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3家。评上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以上。继续开展科普“三百五进”活动,即百场科普报告会、百场科普讲座、百场科普电影,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策划好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主题活动,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暨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会、航天航空展、科学嘉年华、第31届金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普活动。(江胜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