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0:中国和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暴露在手机辐射下的小白鼠有少数患上两种癌症
最高检: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需大量论证研究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高检: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需大量论证研究
2016-05-28

12年来批准逮捕92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27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0年来有关情况和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2万余人,不批准逮捕16万余人,起诉108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惩治了一大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在回答记者“校园暴力事件和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案件中,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上,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史卫忠副主任说,应慎重论证这一问题,单纯靠刑罚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但他强调“对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要依法惩处”。

史卫忠说,单纯靠刑罚惩罚的办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青春期是一个人处于极易越轨的“危机期”,其间应当通过增强预防与控制手段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负面因素,如果只强调一味打击,会将涉罪未成年人推向社会对立面。

史卫忠说,对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比如恶性的杀人、抢劫案件,检察机关要坚持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原则,这个原则并非否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制裁,而是强调刑罚手段的最后性与可替代性。对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要依法惩处。一方面不能纵容,要打击,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对于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无法予以刑事处罚的,要督促或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护矫治。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对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监管。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最后,史卫忠说,基于国情的差异,各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我国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我觉得应当经过大量的实务论证和理论研究。”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最高检: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需大量论证研究
2016-05-28

12年来批准逮捕92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27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0年来有关情况和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经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2万余人,不批准逮捕16万余人,起诉108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惩治了一大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在回答记者“校园暴力事件和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案件中,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上,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史卫忠副主任说,应慎重论证这一问题,单纯靠刑罚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但他强调“对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要依法惩处”。

史卫忠说,单纯靠刑罚惩罚的办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青春期是一个人处于极易越轨的“危机期”,其间应当通过增强预防与控制手段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负面因素,如果只强调一味打击,会将涉罪未成年人推向社会对立面。

史卫忠说,对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比如恶性的杀人、抢劫案件,检察机关要坚持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原则,这个原则并非否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制裁,而是强调刑罚手段的最后性与可替代性。对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要依法惩处。一方面不能纵容,要打击,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对于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无法予以刑事处罚的,要督促或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护矫治。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对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监管。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最后,史卫忠说,基于国情的差异,各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我国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我觉得应当经过大量的实务论证和理论研究。”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