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本周五下午有肩、膝痛讲座、义诊
记者 谢谨忆
5月27日(周五)下午2:30-4:30,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将在门诊楼6楼国际会议厅举办两场讲座:一场专门讲“如何预防和治疗肩关节疼痛”,另一场是关于“膝关节的保护、疼痛原因及治疗策略”。
“运动得当,保护得好,很多关节损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毕擎教授说。
200斤胖小伙
被体重压得腰椎间盘突出
3年前,毕教授接诊过一个19岁的小伙子。他身高1米65,体重200斤,当时是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疼痛到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他的体重太大了,导致腰椎已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椎间盘被压得突出了。”
小伙痛定思痛要减肥,为了让他不因运动伤了膝关节,毕教授和膝痛治疗中心副主任章水均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运动减肥方案。当然,饮食也必须同步按要求严格控制。
运动方案的第一步,是小伙子每周必须有4天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肌肉力量训练,比如练哑铃、挺腹训练等。另外3天,每天慢走不少于1个小时,不能快走,更不能跑,当时小伙子体重太大,贸然给膝关节增加太大压力容易造成关节内的软骨、半月板损伤。
半年后,小伙子的体重降到180斤,运动方案改为:每周4天骑自行车1小时,速度控制在20公里/小时,并且路程中要有一定的坡段,以增加膝关节的适应性,给膝关节软骨一定的刺激性压力。另外3天仍旧慢走。
又过了半年,小伙子再次去医院时,体重变为170斤,重量减得不多,但身材开始变得匀称,腰腿也有肌肉的力量了。此时,毕教授和章水均把他的运动方案改为每周4天慢跑,不跑多的,距离就是他原先慢走1小时的路程;另外3天不做运动要求。
这样慢跑了两三个月,小伙子的膝关节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再慢慢调整为每周4天、每次慢跑1个小时,隔天跑一次,以增加能量消耗。
半年后,这位小伙子的体重下降到150斤。他再次到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检查他的膝关节,确认半月板、软骨、十字韧带、肌肉等都保护得很好,没有损伤。后来,他继续坚持这个运动方案,体重又慢慢下降到130斤,完全标准了。
“我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很多膝关节损伤是由运动不当造成的,但是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既可锻炼身体,又不会损伤关节。这才是大家需要学会的。”毕擎教授说。
73岁大伯肩膀痛了大半年
四处求医没治好
73岁的张大伯也是毕教授的病人。去年8月,他的右肩开始莫名其妙的酸痛,肩关节处感觉僵僵的,像卡住了一样,拿个晾衣叉晾衣服,都觉得举不起来。
张大伯一开始是自己锻炼,每天以肩关节为轴心,手臂做环转,顺时针逆时针都要做上个一百下。后来看看不见好,又跑去推拿、按摩、打玻尿酸针、打封闭,但他始终也没弄灵清肩关节到底是为什么痛,又为什么总是不好。
直到今年4月份,张大伯的右肩开始每晚都痛了,实在熬不牢了,他才找到省人民医院骨科,最后算弄清了他右肩痛,是因为肩关节里一块叫“肩峰”的骨头有了钩形增生。
“变了形的肩峰会撞击到它下面的肱骨大结节,造成肩袖损伤、水肿、肌腱变性等,人们就会感到肩膀疼痛、活动困难等。”
毕教授和膝痛治疗中心副主任邱斌松为张大伯做了一个“肩峰下成形”的微创手术,把增生的骨头去掉,张大伯的肩酸痛就好了。
不过,毕教授说,肩峰增生绝大多数没像张大伯这么厉害,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解决,关键是要找准病因,才能对症治疗。比如像张大伯的肩峰增生,其实应该让肩关节多休息,而不是急着去活动它,揉它、按它,那样反而会增加炎症反应。
快报读者凭本版报纸
可优先获得理疗、支具试戴机会
周五的讲座后,省人民医院骨科的专家们还会进行义诊,像毕擎教授、夏冰教授的专家号,平时要150元一个,还一号难求。
此外,义诊当天还有免费的冲击波理疗机会,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还可免费试戴可改善疼痛的支具。
快报读者凭本版报纸可优先获得理疗、试戴的机会。
参加义诊的专家包括——
毕擎: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对肩、膝关节疼痛治疗有深入研究。
夏冰: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对膝、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研究。
邱斌松:浙江省人民医院膝痛治疗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对肩关节疾病有深入研究。
章水均:浙江省人民医院膝痛治疗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对膝关节疾病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