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5:快报教育·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杭州市富阳黄公望高级中学 联手杭七中打造美术特色普通高中
莫言推荐年轻人读一下《白鹿原》和《聊斋志异》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言推荐年轻人读一下《白鹿原》和《聊斋志异》
2016-05-25
记者 葛亚琪 摄

莫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昨天在浙大畅谈“文学与教育”

记者 姜晓蓉

昨天下午,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应浙大邀请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做讲座。这是浙大120周年校庆学术大师大讲堂的第二讲,两位重量级的文学大师与大家畅谈了“文学与教育”,现场爆满。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奖的中国籍作家。2013年,莫言曾做客浙大,和浙大学生分享“如何讲故事”。

勒·克莱齐奥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出场时,小剧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莫言说:“我和勒·克莱齐奥一直都有联系,勒·克莱齐奥还去过山东高密看望我的父亲,很感动。我们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面,这次听说他要来浙大,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不能错失和勒·克莱齐奥当面交流的机会。”

莫言说:“从写小说到现在有30多年了,也是比较漫长的文学道路,文学对我的意义很复杂。非要简单概括,第一它是我的爱好,第二它现在是我的工作,一个人爱好和他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最佳的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以文学为职业的人,我非常满足。”

当主持人说,现在高等学府有不少硕士生或者

博士生在研究莫言的作品。莫言笑着回应:“每次有人告诉我,他要把我的作品当作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换题,因为我没什么值得研究。有人问我某个情节有什么含义,我也答不上来。我想很多作家实际上都被放大解读了,没有一个作家在写作时会把作品的意义想得特别明白。如果想得特别清楚,表达非常准确,这部作品是不成功的。好的小说弹性空间特别大,有丰富的可读性,也有多样的解读性,就像《红楼梦》,这么多年有各种解读,各种声音都有。”

现场有人让莫言推荐文学作品,莫言说:“作家最怕就是推荐同行的书,因为好的作品灿若繁星,总的来说,当代文学是值得一看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十多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也出现了非常杰出的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推荐,可以看一下陈忠实的《白鹿原》,年轻人读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近代社会,你会体会到这些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再推荐同样是山东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什么推荐他?希望大家看一下蒲松龄用文言文写的小说,多么优美富有情感,唤起我们对中国文字、语言的敬畏。”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现场互动也比较主动。他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基本不考虑读者。写作就像人做梦一样,你做一个梦不会去考虑别人,同样,作者写作时也不会分析别人的需求,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写作时和读者保持距离。”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莫言推荐年轻人读一下《白鹿原》和《聊斋志异》
2016-05-25
记者 葛亚琪 摄

莫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昨天在浙大畅谈“文学与教育”

记者 姜晓蓉

昨天下午,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和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应浙大邀请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做讲座。这是浙大120周年校庆学术大师大讲堂的第二讲,两位重量级的文学大师与大家畅谈了“文学与教育”,现场爆满。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奖的中国籍作家。2013年,莫言曾做客浙大,和浙大学生分享“如何讲故事”。

勒·克莱齐奥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出场时,小剧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莫言说:“我和勒·克莱齐奥一直都有联系,勒·克莱齐奥还去过山东高密看望我的父亲,很感动。我们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面,这次听说他要来浙大,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不能错失和勒·克莱齐奥当面交流的机会。”

莫言说:“从写小说到现在有30多年了,也是比较漫长的文学道路,文学对我的意义很复杂。非要简单概括,第一它是我的爱好,第二它现在是我的工作,一个人爱好和他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最佳的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以文学为职业的人,我非常满足。”

当主持人说,现在高等学府有不少硕士生或者

博士生在研究莫言的作品。莫言笑着回应:“每次有人告诉我,他要把我的作品当作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换题,因为我没什么值得研究。有人问我某个情节有什么含义,我也答不上来。我想很多作家实际上都被放大解读了,没有一个作家在写作时会把作品的意义想得特别明白。如果想得特别清楚,表达非常准确,这部作品是不成功的。好的小说弹性空间特别大,有丰富的可读性,也有多样的解读性,就像《红楼梦》,这么多年有各种解读,各种声音都有。”

现场有人让莫言推荐文学作品,莫言说:“作家最怕就是推荐同行的书,因为好的作品灿若繁星,总的来说,当代文学是值得一看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十多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也出现了非常杰出的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推荐,可以看一下陈忠实的《白鹿原》,年轻人读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近代社会,你会体会到这些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再推荐同样是山东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什么推荐他?希望大家看一下蒲松龄用文言文写的小说,多么优美富有情感,唤起我们对中国文字、语言的敬畏。”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现场互动也比较主动。他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基本不考虑读者。写作就像人做梦一样,你做一个梦不会去考虑别人,同样,作者写作时也不会分析别人的需求,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写作时和读者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