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学军中学三位毕业生给班主任的贺卡 他们曾经同寝室,分别进入清华北大 今年同时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记者 张娜 5月20日早上,学军中学高三班主任徐月明老师一到办公室,收到一大束鲜花,一张卡片上写着:“徐老师,520,谢谢您的栽培!”原来这是2012届毕业生吕铭、蔡长啸、童思捷三位同学送的,他们仨今年同时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学霸在高中时在同一个班住同一个寝室,关系特别好,当年分别进入清华、北大。 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寝室在学军并不少见。徐月明老师当年带的那个班里还有几个学生分别去了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两人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有一位学霸李超,2012年获得第2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金牌,本科还没毕业,就收到了美国谷歌公司总部的offer。 “他们在高中阶段是学霸,没想到发展后劲这么足,真的令人惊喜。”徐老师对这届学生印象深刻,他说这些学霸身上都有不少共同点,比如品学兼优,综合素质相当不错,吕铭口才了得,辩论是一流高手,羽毛球打得也不错。蔡长啸是校足球队主力前锋,是学军足球队在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首个“三连冠”的缔造者之一。 优秀学子回国从事高科技创业 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会聚了不少学军中学的学子,1999届学军毕业生王翌也是其中之一。 王翌是当年的杭州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硕士,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计算机博士。他曾任谷歌公司总部产品经理。2012年9月回国创立手机App“英语流利说”, 聚集3000万学习者,这个App成为国内体量最大的移动语言学习平台以及用户活跃度最高的学习社区之一。去年他荣获2015年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入选第十二批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创业人才)和第四批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 最近,王翌回学军中学做了题为《我的成长经历》的创业讲座。他说:“人生的核心就是选择。选择学军中学,是因为这所学校校风很‘正’,最终这里选择助推我进入清华大学。而我选择回国自主创业,是因为Google的工作让我一眼看到了自己五年、十年后的样子。” 学军学子从美国常青藤大学学成后,回国从事高科技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校友沈劲,先后在浙江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求学,目前是美国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校友潘鹏凯也是浙大毕业的,美国麻省理工博士,2004年在麻省理工尼葛洛庞帝教授支持下创立“爱乐奇”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少儿英语数码教材提供商;1999届校友骆亦奇,北大毕业,斯坦福大学博士,去年回杭州合伙创立量康科技,专注于个人健康的监测服务,目前粗具规模;2009届毕业生张初阳,清华毕业,创立“墨轨迹”公司,目前已经是室内导航领域的佼佼者。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省内知名高中,学军中学一直都很重视高素质学生的培养,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颇具特色。从学军中学毕业,考入国内一流大学,继而到世界顶尖的名校深造,已经成为很多学军人的成长之路。可以说,“学军中学、国内一流高校、国际顶尖大学、回国发展”,学军中学创新人才发展路径已经非常清晰。 学军中学每年有多少毕业生进入国内一流的大学,看看高考成绩就知道。2015年全校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预录取达43人,共有216人上浙大分数线,高考成绩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学军的校园文化开放大气,拥有开放的胸襟和国际化视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国务院侨办授予的华文教育基地,也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学校”、重点涉外单位,多年来一直与英、美、德、法、意、澳、瑞、日等国的名校保持友好交流关系。 学校很注重学生体质健康,在省教育厅发布的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中,体质总平均分名列全省第一,这些也保证了学生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