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科技·攻略
三位不同需求的使用者
讲述最切身的使用体验
关键词之一:容量
挑移动硬盘,容量是大家首先考虑的问题。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1TB、USB3.0传统移动硬盘的价格很诱人,普遍在389元-460元之间。1TB(1024GB)可以承载1000部以上高清视频,或50多万首高音质歌曲,或100万张高清照片,甚至更多内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容量足够了。1TB以下的移动硬盘,反而没什么性价比。
不过,三位使用者,因为需求不同,选择也完全不一样。
@ASKA:1TB对我来说太小了,几年前我的第一块移动硬盘就是1TB的,但我的片子以蓝光格式居多,一部电影五六十个GB很正常,你算算,1TB很快就满了。所以我现在基本选择2TB、3TB的,性价比比较好,5TB的有点贵,而且我也不想把所有片子放在同一块盘里,分类备份,才是安全的。
@娜娜:我现在用一块1TB的传统移动硬盘,和一块250GB的固态移动硬盘。后者其实都不算海量存储了,毕竟现在U盘都做到128GB……主要是为了速度。
@李成伟:我有两块移动硬盘,一块是西部数据的My Passport X,一块是希捷的XBOX,都是2TB容量。这两款都是专门为游戏玩家设计的硬盘,主要还是从游戏平台的兼容性考虑。
记者 吴轶凡
大约三年前,我和杭州本地一位著名IT玩家讨论过一个问题:移动硬盘究竟有没有前途?
这位可以自制3D打印机的数码男,对当时方兴未艾的云存储非常看好。“带宽飞速提升,云是趋势,不可逆转。”从技术上来说,他是对的——我们不再需要本地海量存储设备,简单理解就是,你不用把电影和游戏都放在自己的硬盘里了。
但我考虑的是法律、商业和政策,再说,我们电脑里不是总有些不想与外人分享的内容么……
到目前为止,阶段性来看,或许我是对的。
日前,华为网盘宣布将停止用户数据存储分享服务。此前,UC网盘、金山快盘、新浪微盘均宣布将关闭个人用户存储等服务;腾讯微云、115网盘也关停了部分功能,网盘一时间陷入“关停潮”。
至于关闭原因,华为网盘、新浪微盘等在公告中均表示: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专项整治活动。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表示,网盘已经成为互联网内容传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加大力度监管势在必行,而且网盘确实存在传播淫秽色情、盗版影视等违法信息的案例,当然多数网盘不赚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网盘纷纷宣布关闭,不少网友表示将转向移动硬盘存储。据苏宁易购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其电脑存储类设备销售同比增长超200%,环比增13.35倍。
也许,已经习惯使用各种云存储的我们,需要调过头来,去给自己买一块看起来笨拙,却结实可靠的大容量硬盘。
当然,我们不做枯燥的数据分析,而是在杭州找了三个年轻人,因为工作和兴趣,他们是大容量移动硬盘的使用者。他们的使用心得,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影视收纳狂@ASKA:收藏了将近10TB高清电影和美剧,先后用过10块以上移动硬盘。
家居设计师@娜娜:因为工作原因,总是随身携带便携式移动硬盘,先后用过3块移动硬盘。
游戏爱好者@李成伟:为越来越大的游戏和XBOX停滞不前的容量所困,去年开始使用移动硬盘。
关键词之四:兼容性
买移动硬盘,不得不考虑兼容性的问题,这一点主要是针对OS X系统来说的。现在很多用户使用苹果笔记本电脑,本身容量较小,也需要一款移动硬盘。
有些品牌在推广时提到兼容MAC电脑,可一旦在OS X系统上使用过,就不能在Windows设备上识别,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传输数据很麻烦。
@ASKA:别说苹果了,就是不同的Windows系统,我都遇到过不兼容的问题。硬盘买来,在某台电脑上就是识别不出来。这时候你要手动装驱动程序。有时候在苹果电脑上也得这么操作。
@娜娜:我身边很多人也碰到过这个问题。如果你不是电脑达人,你男朋友也不是电脑达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选购真正支持MAC电脑的移动硬盘。买的时候多问一句卖家就行了。
@李成伟:我的两款硬盘,其实都是围绕XBOX平台打造的,所以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关键词之五:稳定性
必须承认,移动硬盘是比较脆弱的,外力撞击,或者长时间反复读取,都可能损害它的功能,甚至让它直接“报销”。对此,三位使用者也有话说。
@ASKA:我报销过两块硬盘,一块是摔了一下,一块是用了两年,然后莫名其妙就不行了。而且因为容量大,我也舍不得恢复数据,很贵的……所以,建议大家分开储存,多备份!至于品牌质量,我用过五六个牌子,样本不算很大,但总体上,大家还是可以到网上看看口碑,这个很能说明问题——不要迷信一些很好听的大牌子,你要看看它们是不是专业做硬盘的,再看看口碑。打个比方,LV很厉害,但LV做手机,就做不过华为了。
@娜娜:给大家提个醒,太重要的数据要备份。而且,传统硬盘是可以数据恢复的,虽然有点贵。但固态硬盘是不可以数据恢复的,没了就没了——当然,就耐用性本身而言,固态比传统还是有优势的。
关键词之二:速度
除了容量,你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传输速度。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受限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硬盘自身条件,二是接口类型。
对于接口,三位使用者一致表示——肯定选USB3.0款,速度比USB2.0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当然,前提是你的电脑不是非常老、只能兼容USB2.0的那种。至于看上去很美的“无线传输”,三人均认为,暂时还只适用于对便携性要求高、文件较小的场合,比如从相机里导出照片。对于超大文件,无线传输的能力显然不够。
对于硬盘自身,三人的观点也很一致——如果预算足够多,固态硬盘的使用体验是最好的。当然,理性一点的选择,还是转速相对较高的传统硬盘。
@ASKA:2.0接口时代,转速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瓶颈在接口这里。但3.0了,转速还是能看出区别,建议大家稍微买高一点,其实也差不了多少钱。
@娜娜:我最常用的是一款三星固态硬盘,容量250GB,我对容量没有那么高要求,但传输速度非常重要。如果对速度不是特别执着,其实一些SSD的便携式移动硬盘也不算特别慢。
关键词之三:便携性
从传输速度来看,便携式SSD的表现远超传统比USB3.0移动硬盘,不管是拷贝什么类型的资料,都会提升两三倍的效率。同时,比起笨重甚至需要外接电源的传统硬盘,它们实在方便漂亮很多。不过,如何挑选,终究还是要由需求和预算来定夺。
@ASKA:我现在用的移动硬盘有六七块,还是以传统类型为主,毕竟我就是储存电影,在自己家里播放,不太需要考虑携带。不过也有一块便携的,确实很好用。目前两者的差价在缩小,可能以后我会更多考虑便携式的移动硬盘。
@娜娜:我的那块固态移动硬盘比较小巧,便携性没有问题。当然,和同等容量的传统硬盘比起来,价格贵了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