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院每年安装150台心脏起搏器 其中80岁以上患者约60台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婷 郭俊 本报讯 左奶奶今年已89岁高龄,曾经三度在浙江医院装心脏起搏器,最近,由于原先的心脏起搏器电量接近耗尽,浙江医院为她植入第4个心脏起搏器。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说,26年前,左奶奶63岁,反复出现胸闷,心率只有37次/分左右,甚至出现心跳暂停,到浙江医院后查出房室传导阻滞。 浙江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严静当时为她做了起搏器植入术,左奶奶说,当年手术后“舒适得像是来到了野外”,胸闷的感觉也没有了。 从此,她定期复查,并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作息规律,除了打太极、散步等运动外,还包办了拖地板、洗衣服等家务。 1998年、2008年,左奶奶又分别在浙江医院换了两次心脏起搏器。上个月,浙江医院给她检查时发现,2008年安装的起搏器电量接近耗尽,需要更换,这次手术只花了10多分钟。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发生心脏传导系统老化、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唐礼江主任建议,老年人一旦出现猝倒、乏力及胸闷气短,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监测。 据统计,浙江医院目前全年做150台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其中为超过80岁的老人做的手术约有60台。 唐主任说,每周一上午,浙江医院开设心脏起搏器门诊。目前心脏起搏器技术成熟,使用无年龄限制。它的主要适应证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有些患者“谈搏色变”,在得知要安装起搏器之后,认为植入体内会影响生活质量,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次给左奶奶植入的是长寿命型起搏器,使用时限为10年,而且她依从性比较好,定期复查,心态积极,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唐主任说,现在的起搏器一般都有10年以上的使用时限,多数家电不会干扰起搏器的工作,患者可放心乘坐汽车和飞机等,但是要远离强力电磁场,如雷达站、高压变压器、电焊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