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给我造的坟墓边,果树都已硕果累累了,但我还活得好好的
让患者在抗癌路上温暖同行
患上癌症,精神压力大增,抗癌路上,遭遇重重困难,但如果有了病友的鼓励、支持,这条路就会变得不那么孤单和艰辛。
5月8日上午,杭州艾克(种福堂)俱乐部正式开启抗癌结对子活动,来自安徽和省内义乌、余姚、嵊州等地的近五十名肿瘤患者两两结对,共同携手让抗癌的小船升华成希望的巨轮。
“艾克的这个活动能从心理学上给癌症病人传递正能量,这对树立肿瘤患者抗癌信心,取得抗癌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周超凡在抗癌结对子会上说。
这个抗癌结对子活动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如果您或家人不幸患了癌症,可通过快报健康热线85051496(本周日前)申请加入“杭州艾克肿瘤康复群”,按照“自愿无偿,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原则,与患者一起交流信息,互相鼓励前行。记者 周洁琼
金京春(榜样)VS邵绍兴
金京春
家人给我造的坟墓边
果树都已硕果累累
二十一年前,金京春被查出肝癌。当时他去孙彩珍院长那里拿药时已大量腹水,肚子鼓得像十月怀胎并处在肝昏迷状态,药都是靠灌进去的。
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孙院长告诉他,这时,中药和肿瘤的对抗已经告一段落。趁此机会在药方中加入野生紫芝,有助于调整身体机能,最好还是坚持吃药。于是,金京春咬咬牙,卖掉了家中的母猪和小猪,继续开中药服用。
“我刚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时候,家里人都已经给我选好了墓地。现在墓空着,倒是墓边的果树,每年都会结一些果子。”金京春每次与病友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时,都会提起墓边的这棵树,“我给他们看这棵树,就是想让他们坚持治疗,不要放弃,希望总会有的。”
现在的金京春精神矍铄,有空还会去医院做志愿者、义工,发挥余热。
邵绍兴
金京春依然生龙活虎
他是希望
嵊州的邵绍兴今年87岁,回忆起二十年前自己查出肝癌且无法手术时,他仍是老泪纵横。
“那个时候,全家人都哭干了眼泪,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听亲戚说,绿溪麻家村有个叫金京春的也是肝肿瘤,说活不过几个月,现在都好几年活下来了。于是我就让小舅子过去打听。”邵绍兴说。
金京春一见到邵家小舅子,就指着对门的山说,“喏,这就是家人为我造的坟墓。”他告诉邵家人,要治这个病,服用的药量是很大很大的,整大碗整大碗喝的,药是一麻袋一麻袋背的,吃下去以后人会没有力气,眼睛会花的,但不要怕。
金京春的诚恳、热情以及健康的身体状况打动了邵家人,于是,邵绍兴也吃起了中药。
就这样,尽管一开始他们两位没碰面,却在无形中建立了亲密的“战友”关系。
现在,邵绍兴的肿块也已消散,好好地生活在小村庄里。
宋海能(榜样)VS王志辉
宋海能
我用微信分享自己的抗癌经验
解答病友疑惑
余姚的宋海能在12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原本140斤的人,一下子瘦到不到90斤,还伴有呼吸困难,但又不想死,于是到孙院长这里求医问药。”
吃了十几年的中药,其间经历了各种艰辛,如今,他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宋海能刚碰见王志辉的时候,王志辉正为医药费发愁。宋海能便告诉他,药得吃,命要紧,哪怕卖掉房子也要吃。碰到医院与省慈善总会搞活动的时候,宋海能会第一时间告诉王志辉。他还多次请医院尽可能减轻王志辉的就医负担。
现在,宋海能用起了微信。在抗癌战友群中,他常与群友分享自己多年的抗癌经验:中药一天煎一次,煎出来分三次或四次喝,喝的时候加点蜂蜜。每天要定时,早上八点半,中午12点半,下午5点半,晚上8点。如果喝三次,晚上到7点喝,煎好后还可加两碗水热热,平时当水喝;药渣还可用来泡脚……
除了王志辉,宋海能现在还有许多“粉丝”,还有闻名而来的美国抗癌战友。“我就通过他的翻译,告诉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解答他的各种疑惑。”
王志辉
他让我从绝望中振作
找到坚持的方向
46岁的王志辉曾患肝癌肺转移。尽管在宋海能的帮助下,在孙院长这里吃了一年的药,但还是出现癌细胞脑转移。这时候,他全家人都绝望了,西医也劝他不要再乱花钱了,可他自己又不甘心。
这时,宋海能的一个电话“一语惊醒梦中人”。“王大哥让我检讨一下,有没有严格忌口。他说抗癌一定要坚持忌口、坚持吃中药。”
被宋海能这么一开导,王志辉重新找到了坚持的方向,于是他坚持吃药,并且把每天吃什么都记起来,然后报给宋海能,让他给予指正。
四年以来,王志辉的体重从不到90斤增到140多斤,现在身体也没有明显不适。
“我真的很感谢老宋!”在结对现场,王志辉这个大男人愣是落下了感动的泪水,他感激医生,感激友情,也感激生命。
王志辉(榜样)VS邵泽平
王志辉
小邵做不到忌口
我就骂他“老想些不该想的”
从癌症的绝望中走出来的王志辉现在已是邵泽平心中的“榜样”大哥。
在上个月举办的杭州艾克(种福堂)抗癌经验交流会上,王志辉的分享打动了邵泽平,于是邵泽平在抗癌战友群中找到了王志辉,并主动加他为好友,与他聊起了抗癌那些事。
“我在跟踪一些癌症病人时发现,像小邵这样刚被确诊为癌症的病人,十分容易掉以轻心,不重视病情、不注意平时忌口。”王志辉说,小邵经常说自己想吃这、想吃那,忌口很难做到。
想到自己曾经因为没有做好忌口而一再遭受病痛折磨,王志辉严厉地责备了邵泽平:“老想些不该想的,老提食谱中没有的,这很不利于病情。”
为了监督邵泽平做到忌口,王志辉还常与邵泽平的夫人通电话。“我告诉他老婆,除了要照顾病人情绪,还要监督他平时有没有做到忌口,要根据食谱,用新鲜食材做一些菜。”
邵泽平
本来是吃货
现在是“菜谱”追随者
“当时我心里很害怕,我还那么年轻。”邵泽平查出肝癌晚期是32岁,在结对现场,他几次欲言又止。这个已做了爸爸的男人,面对许许多多病友热切真诚的目光,仍有一丝羞涩。他重复着,“我就是在上次的活动中看到前辈们的抗癌过程,树立了治疗的信心,坚持,不放弃、不妥协。”
原来,邵泽平的抗癌信心正来源于王志辉。感动于王志辉的抗癌经历,邵泽平主动加了王志辉为微信好友,并经常在微信上询问日常饮食、交流自己的病情。
“王大哥人特别好,看到我的消息还经常给我打长途电话教育我。他说,一定要按照食谱上的食物吃,不要老想些别的。”
在王志辉的监督下,原来的吃货邵泽平现在已是“菜谱”的忠实追随者。“比如,青菜和豆制品都是可以吃的。想吃肉了,就少吃一点瘦肉、鸭肉、鲫鱼。我现在葱姜蒜都不吃的。”邵泽平说。
“王大哥还教我净空。我年轻,虽然做不到每天打坐冥想,但有空时会写写毛笔字、遛遛狗、散散步,让自己心情平静一点。”比起刚确诊时的恐惧,邵泽平现在多了一些淡定,也多了一份自信。
专家有话说
专家名片
周超凡 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药物审评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要重视中医心理学的积极作用
一般来说,肿瘤患者心理负担比普通常见患者要多得多。有些患者听到患了肿瘤,精神容易崩溃,治疗自然困难。
肿瘤患者在门诊或病房相遇,“同病相怜”,相互交流、相互倾诉,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作用。如果病人看到的都是得了癌症,没法医治,最后去世的案例,自然就没有信心。
这次抗癌结对子,弘扬正能量,树立肿瘤患者抗癌信心,对于取得抗癌成功有很大意义。
我看到这里肝肿瘤、肺肿瘤、白血病等不少病人用中医药治疗,都已存活十多年甚至二十几年,这是很不容易的。
另外,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还想提醒医生,在面对肿瘤患者提问时,一定要有耐心,做好安慰和疏导工作,对于一些心理压力大的极度悲观者应给予鼓励,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千方百计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中医治疗肿瘤重在改善整体免疫功能
其实早在古代,中药就被用来治疗肿瘤。近几年,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越加凸显,特别是像肝癌、胰腺癌等,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可能连化疗的机会都没有。
即使是化疗,因为药物的“无差别攻击”,人体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肠胃功能被全部打乱,这时,中药能在调理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使点劲。
现在,中药治疗后存活下来的病人还是挺多的,一些癌症病人甚至能多活几年、十几年。
那碰到一些会诱发癌症的疾病,有没有必要提前进行干预?就我看来,比如乙肝能诱发癌症,但乙肝病人的肝功能正常,就不一定要用中药干预治疗。但是,如果发现有向肝硬化发展趋势,就一定要及时结合中西医治疗,预防肝硬化、肝腹水等症状。因为进入肝硬化阶段,就容易诱发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