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人,靠一双健康的眼睛生活
一年前,哥哥复明了
几天前,二弟做完复明手术
扫一扫
关注快公益
蒙着眼睛的白纱布层层揭开,黑暗的世界照进了一丝光亮,光亮越来越多,视线由模糊慢慢清晰……
37岁的敖强怎么也想不到,失明6年的他,在尝遍失望甚至绝望的滋味后,还能重获光明,再次看到家人,看到美好的世界。
“说起眼睛,我们全家对它是爱恨交加,它是压得透不过气的大山,也是我们全家乃至整个家族希望的唯一寄托!”敖强说。
这是一场和眼疾抗争的持久战,而战役的转折点,就在他们遇见了热心的温州市天爱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与妙手仁心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以下简称“眼视光医院”)的医生。
光明的大门,正在向这个几代人饱受遗传性眼疾折磨的家族徐徐打开……
记者 陆丹 图片由被受访者提供
一家五口人,全靠一双健康的眼睛
4月8日一早,天爱公益协会会长周忠德和志愿者们,来到眼视光医院看望角膜病患者敖强。“没有你们我可能永远看不见了。”敖强激动得有些哽咽,这一天,他等了整整6年。
敖强是湖北随州人,因为“双眼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病”这种遗传病,他和妈妈、哥哥、弟弟四人,都在30岁左右失明,全家仅靠70多岁的父亲一双眼睛生活。
“怕光怕热,一热眼睛就充血。强光一照,5分钟之内一定充血,有时风一吹,也泪流满面!”哥哥描述症状。
兄弟仨都曾在广州打工,从大哥开始相继发病。之前的工作都做不了了,他们只能在家唉声叹气。
“6年前的一个晚上,我的眼睛突然酸胀不已,回到宿舍一照镜子,两只眼睛特别红,还不断往外冒水。”敖强知道,家人口中的眼疾恶魔来了。
之后,眼疾就像不定时的炸弹,越发肆意地侵蚀,直到他的眼前一片漆黑。“眼睛发胀后牵扯眼周皮肤甚至头皮,痛好几天,痛到头皮发麻,痛到冷汗直冒!”敖强说,好几次简直难受到想把眼睛抠出来。
几年下来,敖家兄弟几乎跑遍了老家所有大小医院,却依然笼罩在看不到希望的愁云中。
妈妈在20多年前已经失明,不能工作。想到是自己遗传给了三个儿子,老人受不了这么沉重的打击,精神也出了问题。
好心人已让大哥二哥复明
所幸,经过天爱公益协会的牵线,去年,在温州打工的大哥敖辉来到温州眼视光医院治疗,“他们兄弟三人的情况基本一样,可以治好!”医生陈博说。去年下半年,敖辉成功做了右眼眼角膜移植手术。
“农村老家消息比较滞后,刚开始听说可以做角膜移植手术,怕风险、怕花钱。在我们印象中,角膜移植要十几万,其实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敖强说。
后来,哥哥重见光明,视力转好,现在温州有了份不错的工作,还娶到了贤惠的妻子,目前正为10月的左眼眼角膜移植手术努力攒钱。
眼视光医院能治好折磨了一家几代人的眼疾,这燃起了全家人的希望。“曾经一次次求医一次次失败,这么多年来,好几次绝望到想死。”在志愿者和敖强妻子的努力下,他们凑齐了2万多元,赶赴温州治疗。
4月3日,陈蔚博士为敖强做了右眼眼角膜移植手术,成功!
他们要让弟弟和妈妈也重见光明
敖家是湖北农民出身,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原本就没什么积蓄,四口人失明后,越发困难。“老家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志愿者告诉我们。
现在,大哥、二弟相继复明,“等我的双眼好了,就和大哥一起努力赚钱,更好地爱护家人,以后有能力要像好心人一样帮助别人。”敖强感激地说,“其实,我弟比我更痛苦,35岁了,眼睛看不见,还单身一人”。
“真的太不容易了,健康的眼睛将改变全家人乃至全家族的命运。”周忠德拿着三弟的病历,来回奔波了几次,带来了好消息:“温州一家六口毒蘑菇中毒事件”剩余的21713.92元善款,将捐给敖家,用于三弟以及妈妈的复明治疗。
2015年7月4日,温州永嘉桥下吴山村,潘家六口人食用了自采蘑菇后中毒,被送往医院抢救,巨额医疗费成了难题。
后来,温州市天爱公益协会送去了1万元善款,接着好心人加入,共筹得837091元。可惜最后潘家六口人相继离世。
善款还剩下67713.92元,家属代表黄少荣请天爱公益协会寻找需要帮助的病人,为他们的康复助力。
目前,善款已让3位眼疾病人康复,还剩下的21713.92元,将帮助敖家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