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4:第X号病床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术?
颈肩腰腿痛反复发作 不愿开刀如何治疗?
坐“小月子” 营养、理疗、中医不可少
3岁女孩喉咙里长满菜花样肿瘤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术?
2016-04-20

全国权威甲状腺癌专家共同制定诊治共识

30-35岁女性为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超声检查

近年来,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体检仪器的精密度提高及人们对甲状腺疾病越来越重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80%以上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

像这样的微小癌到底要不要开刀?业内争议越来越大,不同地区的医疗单位和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可疑的微小癌的处理上存在差异。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教授说,目前,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已经共同制定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的专家共识,上周在南京召开发布会,预计将在5月开始正式刊出。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屹峰

全国权威专家制定诊治共识

这次出台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共识》,是专家组结合国内外诊治指南、进展及自己多年临床诊疗经验,达成了诊疗共识:

1.尽管诊断仪器精密度提高是甲状腺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确实在逐年递增;

2.超声检查是早期排查甲状腺微小癌的最可靠诊断方法。CT、磁共振检查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但不推荐PET-CT用于早期排查;

3.微小癌≠低微癌,部分甲状腺微小癌中是预后不好的;

4.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

5.手术后,是否需要进行碘131治疗,需要根据恶性程度而定,而且碘131治疗只对30%左右的甲状腺癌患者有效。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不建议进行碘131治疗。

30—35岁女性是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女性甲状腺疾病高发年龄段在30至35岁,这个时候正是女性雌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而且女性使用的一些化妆品、保健品等可能含有雌激素。当然,目前国际上认为,雌激素与甲状腺癌有相关性,但相关性比较小。

葛明华教授说,“关于甲状腺癌,业内讨论最多的相关致病因素是与放射线影响和碘的问题。其中,放射线影响的致病因素是明确的。放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而甲状腺细胞对射线尤其敏感,而且甲状腺的位置很特殊。当然放射线主要影响15岁以下青少年,而且年龄越小,所产生的影响越大。

“目前,碘对甲状腺的影响并没有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甲状腺是碘的靶向器官,碘的摄入量过高或过少,可能会导致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

少部分甲状腺微小癌预后不良,部分可演变为高度恶性的甲状腺低分化癌、甚至演变成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所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是有必要的。

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

“如今,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在体检中能够被及时发现,我们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中,微小癌患者占80%以上。但是对于这些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术,近年来业内出现了争议。”

葛明华教授说,国外曾对一部分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最长达27年的观察随访发现,80%以上的微小癌患者病情没有继续进展,但是剩下的有10%左右比例出现肿瘤增大、淋巴结转移的现象。

“目前,医学上还无法鉴别到底哪些是预后不好的甲状腺微小癌,相关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肿瘤中某一分子标志物有异常,从而使肿瘤继而发展恶化。”

葛明华说,超声检查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市民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检查很有必要。若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或怀疑微小癌以后,要正确衡量自身的情况,找专业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正规的诊疗,听取专家的合理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查出微小癌是否手术需视情况而定

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无论结节大小、性质都无法淡定,非要手术切掉做化验,诊断是良性结节才安心。一旦查出自己患上了甲状腺癌,即使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心里都感到非常恐慌,大多数患者会强烈要求彻底切除,尽早除去后患。

对于这些现象,葛明华教授也表示比较难抉择。那么,到底怎么样的甲状腺疾病才需要做手术?

“其实,大部分良性结节是不需要处理的,除非结节很大已经影响美观,或是压迫周围的气管,才建议手术。此外,对于那些因为甲状腺结节引起的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患者,我们建议手术;还有在随访当中,发现结节有恶性的可能性,也建议手术。”

葛明华教授说,针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切了之。可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果符合共识中的低危标准,如无家族史及放射线接触史、位于腺体内,无转移等的患者,也可根据病人心理、心态密切观察。

“目前在临床上,直径大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普遍进行手术,但是否做甲状腺全切手术也存在很大争议。在我们医院,直径在1至4厘米的甲状腺癌,根据肿瘤的位置,如果是单个肿瘤,又只是在单侧甲状腺,可以考虑单侧切除手术,不做甲状腺全切也可以。如果是单侧多发或双侧多发、有家族史或放射线接触史的患者,则建议进行甲状腺全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术?
2016-04-20

全国权威甲状腺癌专家共同制定诊治共识

30-35岁女性为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超声检查

近年来,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体检仪器的精密度提高及人们对甲状腺疾病越来越重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80%以上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

像这样的微小癌到底要不要开刀?业内争议越来越大,不同地区的医疗单位和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可疑的微小癌的处理上存在差异。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教授说,目前,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已经共同制定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的专家共识,上周在南京召开发布会,预计将在5月开始正式刊出。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屹峰

全国权威专家制定诊治共识

这次出台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共识》,是专家组结合国内外诊治指南、进展及自己多年临床诊疗经验,达成了诊疗共识:

1.尽管诊断仪器精密度提高是甲状腺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确实在逐年递增;

2.超声检查是早期排查甲状腺微小癌的最可靠诊断方法。CT、磁共振检查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但不推荐PET-CT用于早期排查;

3.微小癌≠低微癌,部分甲状腺微小癌中是预后不好的;

4.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

5.手术后,是否需要进行碘131治疗,需要根据恶性程度而定,而且碘131治疗只对30%左右的甲状腺癌患者有效。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不建议进行碘131治疗。

30—35岁女性是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女性甲状腺疾病高发年龄段在30至35岁,这个时候正是女性雌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而且女性使用的一些化妆品、保健品等可能含有雌激素。当然,目前国际上认为,雌激素与甲状腺癌有相关性,但相关性比较小。

葛明华教授说,“关于甲状腺癌,业内讨论最多的相关致病因素是与放射线影响和碘的问题。其中,放射线影响的致病因素是明确的。放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而甲状腺细胞对射线尤其敏感,而且甲状腺的位置很特殊。当然放射线主要影响15岁以下青少年,而且年龄越小,所产生的影响越大。

“目前,碘对甲状腺的影响并没有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甲状腺是碘的靶向器官,碘的摄入量过高或过少,可能会导致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

少部分甲状腺微小癌预后不良,部分可演变为高度恶性的甲状腺低分化癌、甚至演变成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所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是有必要的。

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

“如今,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在体检中能够被及时发现,我们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中,微小癌患者占80%以上。但是对于这些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术,近年来业内出现了争议。”

葛明华教授说,国外曾对一部分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最长达27年的观察随访发现,80%以上的微小癌患者病情没有继续进展,但是剩下的有10%左右比例出现肿瘤增大、淋巴结转移的现象。

“目前,医学上还无法鉴别到底哪些是预后不好的甲状腺微小癌,相关专家猜测可能是因为肿瘤中某一分子标志物有异常,从而使肿瘤继而发展恶化。”

葛明华说,超声检查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市民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检查很有必要。若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或怀疑微小癌以后,要正确衡量自身的情况,找专业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正规的诊疗,听取专家的合理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查出微小癌是否手术需视情况而定

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无论结节大小、性质都无法淡定,非要手术切掉做化验,诊断是良性结节才安心。一旦查出自己患上了甲状腺癌,即使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心里都感到非常恐慌,大多数患者会强烈要求彻底切除,尽早除去后患。

对于这些现象,葛明华教授也表示比较难抉择。那么,到底怎么样的甲状腺疾病才需要做手术?

“其实,大部分良性结节是不需要处理的,除非结节很大已经影响美观,或是压迫周围的气管,才建议手术。此外,对于那些因为甲状腺结节引起的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患者,我们建议手术;还有在随访当中,发现结节有恶性的可能性,也建议手术。”

葛明华教授说,针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切了之。可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果符合共识中的低危标准,如无家族史及放射线接触史、位于腺体内,无转移等的患者,也可根据病人心理、心态密切观察。

“目前在临床上,直径大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普遍进行手术,但是否做甲状腺全切手术也存在很大争议。在我们医院,直径在1至4厘米的甲状腺癌,根据肿瘤的位置,如果是单个肿瘤,又只是在单侧甲状腺,可以考虑单侧切除手术,不做甲状腺全切也可以。如果是单侧多发或双侧多发、有家族史或放射线接触史的患者,则建议进行甲状腺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