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毛小华分享中医止咳方
口述:毛小华(杭州市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
记者 周洁琼
常见咳嗽有两款:风寒型、风燥型
我先来说说西医是怎么治慢性咳嗽的。
西医认为,慢性咳嗽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鼻子、咽喉慢性炎症引起的咳嗽;二是胃、食道反流引起的刺激性咳嗽;三是哮喘、变异性哮喘引起的咳嗽;四是支气管慢性病变或肺间质性疾病引起的咳嗽。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激素、抗过敏药等。
我们中医治疗咳嗽,讲究辨证分型、对症下药。平时最多见的咳嗽有两类:风寒型咳嗽和风燥型咳嗽。
我有个病人,衢州的,50多岁,咳嗽好长时间,痰白、量多,同时伴有流鼻涕、鼻子塞、打喷嚏、怕冷等情况,用过抗生素、抗过敏的药,作用都不大。
后来改吃中药,病人说这药很灵光。我跟她讲,这张咳嗽方,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已经用了上千年了。
这个病人的咳嗽,属于典型的风寒型咳嗽,特点是咳嗽时间较长,咳嗽痰白,痰量或多或少,伴有流鼻涕、鼻子塞、畏寒怕风等。
这种常见的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主要采用散寒宣肺的方法治疗。
风寒型咳嗽治起来好得快,但风燥型咳嗽,就比较麻烦了。
现在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根据以往情况来推断,咳嗽的病人会渐渐多起来。
有些病人说,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咳,而且咳起来就停不下来,症状还有:没有痰或痰不多,干咳,咽干,口干,常常对冷热因素、香烟味、油烟味及其他气体、粉尘刺激特别敏感。
还有些病人,一到三亚、香港,就不咳了,一回来,咳嗽鼻涕又全来了,这主要是空气质量的问题。
针对这些病人,中药往往比较有优势。
我的要求是咳嗽止牢后,要继续服两周的药来巩固,这是最低要求。因为有一部分病人不巩固治疗的话,咳嗽会反弹。
五脏六腑的问题皆可引起咳嗽
学中医的都知道,《黄帝内经》里面有一句经典:“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所以,治疗咳嗽,一定要辩证清楚,用药准确,才有好的疗效。
——肝火旺引起的咳嗽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男病人,咳嗽一个多月,他自己说咳起来肚肠都要咳出来了。痰呢,有时候会带点血。这位病人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心情烦躁、易怒。眼睛也是红红的,他说,小便是黄的,大便干结。这就是典型的肝火犯肺型咳嗽:声音重浊,少痰或无痰,痰色黄,有的痰中带血,口干口苦,眼睛红,心烦易怒,尿色黄。这种类型的咳嗽病人,要泻肝火。
——肝气郁结引起的咳嗽
湖州过来的一个病人,咳嗽,哮喘,经常发作,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经常不开心、心烦易怒。有时受到外界刺激或单位里闹一点小矛盾,她的咳嗽、哮喘可在几秒钟内发作,她自己觉得非常痛苦。这样的病人,要用疏肝理气的方子。
——肺气虚弱型咳嗽
现在城里常见的小伢儿哮喘,很多是肺气虚弱型咳嗽,伢儿咳嗽绵绵,少痰,夜咳,晚上有盗汗,脸色无华,部分孩子还有便秘。
原因是什么呢?久咳伤肺,卫表不固,所以容易多汗;汗多了以后,气随汗泄,就造成气虚,气虚就容易感冒,所以做父母的发现,稍微一个不当心,小伢儿就感冒了。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功能不调以后,影响到肺输布水液的功能,水液不能下润大肠,就出现了便秘。
对于肺气虚弱型咳嗽,就要补益肺气,息风化痰,如果有便秘情况,还要润肠通便。
——寒痰蕴肺型咳嗽
症状主要是咳嗽多痰、色白、清稀、气急、胸闷、怕冷,老年人如果有慢支、肺气肿、哮喘,大多可归结为寒痰蕴肺型。
杭州的中老年人,很喜欢用铁皮石斛保健,但如果属于这样的体质,就不适合吃铁皮石斛,而应该用温阳的药。
朱丹溪学派有个观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喜欢用寒凉的药;他之后200年,绍兴出了个大牌医生叫张景岳,非常反感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认为应该是“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不主张用寒凉药,主张温补。我临床上还是喜欢用张景岳的思路来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