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1:身体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越来越多的人 在常规体检后加自选项目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越来越多的人 在常规体检后加自选项目
2016-03-24

胃镜、肠镜、肺部CT……

体检年年做,

怎样更有效?

记 者 葛丹娣 张姝 俞茜茜

通讯员 张颖颖 方序 夏燕燕 于伟 王蕊 王福根

春天是体检季,近日,杭城各家医院的体检中心迎来体检高峰,有的体检中心早上7点就开检了。

体检年年做,怎样更有效?记者采访中,很多医生都推荐“1+X”体检模式:“1”为基本项目,“X”为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体检,才能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改善健康状态。

1

“1+x”让体检有的放矢

浙江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瑞文说,体检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因此,“1”是不能省的。比如,体检医生可以根据有无超重,血压、脉搏等是否正常等情况,判断体检者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

而“X”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体检者的年龄、病史、饮食习惯、职业等情况,在种类繁多的体检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案,同时避免过度检查或漏查。

为让体检者确定适合自己的体检方案,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推出了“检前先做健康问卷”。该中心主任宋震亚主任医师说:“很多人很难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有个准确的评估,为此,我们推出了一个智能系统,通过检前问诊,筛查体检者潜在的健康风险,根据问诊结果,系统会自动生成一套专属的体检方案。”

健康问卷共30道题目,内容涉及体检者的健康史、生活方式、躯体症状、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睡眠状况、健康素养等六大方面。其中,健康史包括家族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史、手术史等;生活方式又分为饮食、吸烟、饮酒、运动锻炼4个小项目。

体检套餐应根据年龄调整

“体检,筛查的是一个横断面,需要进行动态观察。”杭州市一医院体检中心主检潘韵峰主任医师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简单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20岁至30岁,随着学习、工作压力增大,身体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但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较好,只要做一些基础的体检项目就可以了。

30岁后,要开始关注血糖、血压、血脂。很多人的“三高”,在30岁以后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

40岁后,进入心脏疾病多发年龄。新陈代谢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风险增高,可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增加一些心血管疾病筛查的项目。

50岁后,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建议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市西溪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叶非主任医师建议,从职业来看,教师说话多、站立时间长,往往容易患慢性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体检时,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人群,症状轻的可以做颈椎、腰椎摄片;重的做颈椎、腰椎磁共振以及心理测试量表。

在西溪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一般常规体检后,体检者自加的项目中比较多的是肺部CT、心超、肝脏纤维化弹性成像(可测肝脏脂肪定量和肝脏硬度)和胃镜。

肿瘤高危人群要引起重视 应该增加相关的体检项目

台州60多岁的徐大妈,前段时间因为反复打嗝、胃不舒服,到浙医一院消化内科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她食管上有大面积的黏膜病变,诊断为早期食管癌。 浙一消化内科副主任季峰说,徐大妈的食管癌可能和她爱吃咸菜有关。“很多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有这方面风险的人,体检时千万不要害怕做内镜检查,很多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病变,只有在内镜检查时才能发现。像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等,一旦出现症状就已经是中晚期。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要好得多。以胃癌为例,如果在早期发现并处理,5年生存率达95%以上,如果在进展期,5年生存率骤降至20%-30%。” 季峰主任建议,如果感觉到消化道有不适症状,或发现大便有隐血等异样情况,应该及时做内镜检查;有家族史的人群,年龄在45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内镜检查。

X

肿瘤高危人群应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增加相关的项目。叶非主任医师说,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的妇女,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的妇女;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妇女。

建议项目:首选乳腺B超,有异常可加做钼靶,最好是做乳腺磁共振,直系家属有乳腺癌的可考虑做乳腺癌基因检测。

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史;BMI值在30以上的肥胖者,高动物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过多摄入腌肉制品等不良生活习惯。

建议项目:前列腺肿瘤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B超。前列腺磁共振比CT更推荐。

肺癌的高危人群:年龄55至74岁,吸烟史≥30包年,戒烟史<15年;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

建议项目:肺部CT。  

肝癌的高危人群: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尤其病毒载量升高者;2.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丙型肝炎病史者;3.有肝癌家族史;4.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5.AFP低浓度持续阳性者。

建议项目:每三个月查肝脏B超,一旦发现可疑结节做增强CT或磁共振。

胃癌的高危人群:(1)患有癌前病变的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等。(2)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3)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4)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5)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

建议项目:幽门螺旋杆菌测定(呼气试验)、胃镜、肿瘤指标需要查的是CEA、CA19-9、CA-125。

结肠癌的高危人群:(1)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2)40岁以上,有高脂肪饮食习惯,并患肠道腺瘤或息肉史;(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4)以下五种表现具两项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建议项目:直肠指检,有需要的做肠镜。  

食道癌的高危人群:(1)有肿瘤家族史;(2)不良饮食习惯(如嗜好腌制食品和烟酒);(3)进食过快、食物过粗过热,也可能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进而导致癌变。

建议项目:胃镜。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越来越多的人 在常规体检后加自选项目
2016-03-24

胃镜、肠镜、肺部CT……

体检年年做,

怎样更有效?

记 者 葛丹娣 张姝 俞茜茜

通讯员 张颖颖 方序 夏燕燕 于伟 王蕊 王福根

春天是体检季,近日,杭城各家医院的体检中心迎来体检高峰,有的体检中心早上7点就开检了。

体检年年做,怎样更有效?记者采访中,很多医生都推荐“1+X”体检模式:“1”为基本项目,“X”为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体检,才能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改善健康状态。

1

“1+x”让体检有的放矢

浙江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瑞文说,体检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因此,“1”是不能省的。比如,体检医生可以根据有无超重,血压、脉搏等是否正常等情况,判断体检者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

而“X”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体检者的年龄、病史、饮食习惯、职业等情况,在种类繁多的体检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案,同时避免过度检查或漏查。

为让体检者确定适合自己的体检方案,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推出了“检前先做健康问卷”。该中心主任宋震亚主任医师说:“很多人很难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有个准确的评估,为此,我们推出了一个智能系统,通过检前问诊,筛查体检者潜在的健康风险,根据问诊结果,系统会自动生成一套专属的体检方案。”

健康问卷共30道题目,内容涉及体检者的健康史、生活方式、躯体症状、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睡眠状况、健康素养等六大方面。其中,健康史包括家族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史、手术史等;生活方式又分为饮食、吸烟、饮酒、运动锻炼4个小项目。

体检套餐应根据年龄调整

“体检,筛查的是一个横断面,需要进行动态观察。”杭州市一医院体检中心主检潘韵峰主任医师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简单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20岁至30岁,随着学习、工作压力增大,身体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但大部分人的身体状况较好,只要做一些基础的体检项目就可以了。

30岁后,要开始关注血糖、血压、血脂。很多人的“三高”,在30岁以后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

40岁后,进入心脏疾病多发年龄。新陈代谢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风险增高,可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增加一些心血管疾病筛查的项目。

50岁后,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建议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市西溪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叶非主任医师建议,从职业来看,教师说话多、站立时间长,往往容易患慢性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体检时,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人群,症状轻的可以做颈椎、腰椎摄片;重的做颈椎、腰椎磁共振以及心理测试量表。

在西溪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一般常规体检后,体检者自加的项目中比较多的是肺部CT、心超、肝脏纤维化弹性成像(可测肝脏脂肪定量和肝脏硬度)和胃镜。

肿瘤高危人群要引起重视 应该增加相关的体检项目

台州60多岁的徐大妈,前段时间因为反复打嗝、胃不舒服,到浙医一院消化内科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她食管上有大面积的黏膜病变,诊断为早期食管癌。 浙一消化内科副主任季峰说,徐大妈的食管癌可能和她爱吃咸菜有关。“很多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有这方面风险的人,体检时千万不要害怕做内镜检查,很多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病变,只有在内镜检查时才能发现。像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等,一旦出现症状就已经是中晚期。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要好得多。以胃癌为例,如果在早期发现并处理,5年生存率达95%以上,如果在进展期,5年生存率骤降至20%-30%。” 季峰主任建议,如果感觉到消化道有不适症状,或发现大便有隐血等异样情况,应该及时做内镜检查;有家族史的人群,年龄在45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内镜检查。

X

肿瘤高危人群应在体检医生指导下,增加相关的项目。叶非主任医师说,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的妇女,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的妇女;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妇女。

建议项目:首选乳腺B超,有异常可加做钼靶,最好是做乳腺磁共振,直系家属有乳腺癌的可考虑做乳腺癌基因检测。

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史;BMI值在30以上的肥胖者,高动物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过多摄入腌肉制品等不良生活习惯。

建议项目:前列腺肿瘤指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B超。前列腺磁共振比CT更推荐。

肺癌的高危人群:年龄55至74岁,吸烟史≥30包年,戒烟史<15年;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

建议项目:肺部CT。  

肝癌的高危人群: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尤其病毒载量升高者;2.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丙型肝炎病史者;3.有肝癌家族史;4.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5.AFP低浓度持续阳性者。

建议项目:每三个月查肝脏B超,一旦发现可疑结节做增强CT或磁共振。

胃癌的高危人群:(1)患有癌前病变的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等。(2)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3)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4)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5)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

建议项目:幽门螺旋杆菌测定(呼气试验)、胃镜、肿瘤指标需要查的是CEA、CA19-9、CA-125。

结肠癌的高危人群:(1)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2)40岁以上,有高脂肪饮食习惯,并患肠道腺瘤或息肉史;(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4)以下五种表现具两项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建议项目:直肠指检,有需要的做肠镜。  

食道癌的高危人群:(1)有肿瘤家族史;(2)不良饮食习惯(如嗜好腌制食品和烟酒);(3)进食过快、食物过粗过热,也可能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进而导致癌变。

建议项目: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