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6:快报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学生 用半年时间研究茶文化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光华剑桥) 每年都有学生被牛津、剑桥录取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学生 用半年时间研究茶文化
2016-03-24

国际课程班入学情报·学校篇

学校育人目标:中国心灵、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

4月17日举办招生说明会

一群穿着汉服的高中生,精心泡制功夫茶,或英文展示茶道,或洋洋洒洒撰写中英文学术论文,听起来是不是很穿越?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学生经过四个多月的茶文化考察,这周在校园里进行成果展示,反响热烈。记者 张娜

学生擅长小课题研究

现场,两名男生穿着汉服,神色内敛,一人手持一个茶筅(xiǎn竹子做的茶具)。先在杯中加入茶粉,再用茶筅迅速搅动。看起来气定神闲,其实手下暗暗使劲,看谁搅动更快,这就是斗茶。最后,谁泡出的茶更白,打出的泡沫更细腻,就是赢家。

这项活动被称为小课题研究,是国际部的传统项目。前两年,同学们考察过徽派建筑、徽剧和徽州文墨,写出了论文集《徽迹》,还曾把视线落在运河文化,在博物馆读史,在塘栖古镇穿梭,汇集成论文集《河曰》。今年的主题则是“茶文化”。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有“国际视野”,更要有“中国心灵、人文情怀”。

去年10月,小课题“茶文化”主题定下后,12月学校请来中国茶博的专业人员,给同学们普及茶知识。期末考一结束,小课题研究就紧锣密鼓地进行起来。大家来到茶博实地考察,看到古往今来的各式茶具,还走进龙井茶园现场感受。之后学校专门请来徐南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全国茶馆联盟高级顾问)为同学们讲解更深入的茶文化。

学生的论文各有特色,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极具个性化。论文鼓励全文用英文,近期将进入答辩。

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很受学生欢迎。学校安排高一学生先从学校设置的课题开始研究,到了高二、高三,同学们就放开手脚,按自己的兴趣去实践。比如现在的高三学生章亿、程玥,觉得实践基地不够多,就主动出击,找到浙江财通、浙江外服、新航道、雷迪森酒店等单位,与负责人谈判数轮,最终说服这些单位,给学弟学妹提供了不少实习机会,这些都被称为“未来精英实习计划”。

国际部主任胡泽萍老师说,这种花上半年多时间做出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锻炼了实践能力,这也是国外高校非常看重的。国际部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备“中国心灵、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 的人才,因此,小课题研究的主题大多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花上几个月时间深入探寻,了解容易被忽视的传统文化。同时,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磨合中,在中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碰撞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

学生都被世界名校录取

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开办于2012年,合作方是美国费尔蒙特学校。学生在国内学习美国高中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有微积分、物理、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完成三年高中学业后,学生将获得中美双方的毕业文凭,并凭借考试成绩,直接申请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

目前,国际部三个年级共160多人,有一幢独立的教学大楼。国际部有30多人的中外方专职教学团队,其中全职外教有12名。每到课余时间,几位外教就走到英语角,不一会儿,身边就围满了练口语的同学,谈谈天气、说说食堂中午的饭菜、讨论时事要闻、聊聊文化差异……

去年,学校有了第一届毕业生,100%被世界排名前80的海外大学录取,其中9成同学去了美国,其余去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今年录取情况也非常好,丁佳意同学被世界排名第23的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吴建鑫同学被排名第25的凯尼恩学院录取,王弘毅同学被排名第32的巴科内尔大学录取,陈天瑜同学收到了普渡大学荣誉学院的录取通知,更有众多同学分别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或圣迭哥分校录取,各类录取结果还在持续更新中。

4月,杭师大附中将在校园网站上发布详细的招生信息,4月17日14:00,学校将在报告厅举行杭师大附中中美高中国际课程班现场招生说明会, 5月上旬正式进行国际班的英语水平测试。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学生 用半年时间研究茶文化
2016-03-24

国际课程班入学情报·学校篇

学校育人目标:中国心灵、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

4月17日举办招生说明会

一群穿着汉服的高中生,精心泡制功夫茶,或英文展示茶道,或洋洋洒洒撰写中英文学术论文,听起来是不是很穿越?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学生经过四个多月的茶文化考察,这周在校园里进行成果展示,反响热烈。记者 张娜

学生擅长小课题研究

现场,两名男生穿着汉服,神色内敛,一人手持一个茶筅(xiǎn竹子做的茶具)。先在杯中加入茶粉,再用茶筅迅速搅动。看起来气定神闲,其实手下暗暗使劲,看谁搅动更快,这就是斗茶。最后,谁泡出的茶更白,打出的泡沫更细腻,就是赢家。

这项活动被称为小课题研究,是国际部的传统项目。前两年,同学们考察过徽派建筑、徽剧和徽州文墨,写出了论文集《徽迹》,还曾把视线落在运河文化,在博物馆读史,在塘栖古镇穿梭,汇集成论文集《河曰》。今年的主题则是“茶文化”。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有“国际视野”,更要有“中国心灵、人文情怀”。

去年10月,小课题“茶文化”主题定下后,12月学校请来中国茶博的专业人员,给同学们普及茶知识。期末考一结束,小课题研究就紧锣密鼓地进行起来。大家来到茶博实地考察,看到古往今来的各式茶具,还走进龙井茶园现场感受。之后学校专门请来徐南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全国茶馆联盟高级顾问)为同学们讲解更深入的茶文化。

学生的论文各有特色,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极具个性化。论文鼓励全文用英文,近期将进入答辩。

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很受学生欢迎。学校安排高一学生先从学校设置的课题开始研究,到了高二、高三,同学们就放开手脚,按自己的兴趣去实践。比如现在的高三学生章亿、程玥,觉得实践基地不够多,就主动出击,找到浙江财通、浙江外服、新航道、雷迪森酒店等单位,与负责人谈判数轮,最终说服这些单位,给学弟学妹提供了不少实习机会,这些都被称为“未来精英实习计划”。

国际部主任胡泽萍老师说,这种花上半年多时间做出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锻炼了实践能力,这也是国外高校非常看重的。国际部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备“中国心灵、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 的人才,因此,小课题研究的主题大多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花上几个月时间深入探寻,了解容易被忽视的传统文化。同时,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磨合中,在中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碰撞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

学生都被世界名校录取

杭师大附中国际部开办于2012年,合作方是美国费尔蒙特学校。学生在国内学习美国高中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有微积分、物理、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完成三年高中学业后,学生将获得中美双方的毕业文凭,并凭借考试成绩,直接申请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

目前,国际部三个年级共160多人,有一幢独立的教学大楼。国际部有30多人的中外方专职教学团队,其中全职外教有12名。每到课余时间,几位外教就走到英语角,不一会儿,身边就围满了练口语的同学,谈谈天气、说说食堂中午的饭菜、讨论时事要闻、聊聊文化差异……

去年,学校有了第一届毕业生,100%被世界排名前80的海外大学录取,其中9成同学去了美国,其余去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今年录取情况也非常好,丁佳意同学被世界排名第23的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吴建鑫同学被排名第25的凯尼恩学院录取,王弘毅同学被排名第32的巴科内尔大学录取,陈天瑜同学收到了普渡大学荣誉学院的录取通知,更有众多同学分别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或圣迭哥分校录取,各类录取结果还在持续更新中。

4月,杭师大附中将在校园网站上发布详细的招生信息,4月17日14:00,学校将在报告厅举行杭师大附中中美高中国际课程班现场招生说明会, 5月上旬正式进行国际班的英语水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