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房地产税还在立法阶段 个税法草案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 我国进口的大豆绝大多数是转基因
人大代表:中国瞄准地月空间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大代表:中国瞄准地月空间
2016-03-08

空间站的下一步是什么?

“如果说工业文明大航海时代我们是缺席者,信息文明近地空间开发时代我们是追赶者,那么在未来后信息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应该做勇立潮头的引领者。”全国人大代表、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中将建议,近地轨道到月球轨道的地月空间,将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建成空间站、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后,应该把地月空间开发利用作为历史性目标进行战略规划。

张育林说,翻开世界地图,各个大洋中的任何一个小岛礁都会吸引相关国家去占领;仰望星空,近地空间的轨道资源也日趋紧张。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载人小行星探测、载人火星探测等发展方向,俄罗斯虽然面临经济困难,但始终难舍登陆月球的雄心,欧洲把建设月球基地作为规划的讨论内容,日本和印度也在做月球探索的积极努力。

今明两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验证空间站建造需要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2020年前后,将建造3舱段60吨级的中等规模空间站,完成第三步。

空间站之后是什么?张育林介绍,相关部门和专家已经开始谋划,并且有了目标指向——地月空间。

人类最容易获取的资源是太阳能,虽然在地面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但在太空可以高效利用转化为电能。目前人类发射到太空的最庞大物体国际空间站有400多吨,而一个工业级的太阳能发电站达到上万吨,靠从地面发射来建造空间太阳电站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育林说,太阳能发电最主要的部件是电池板,其原料是二氧化硅,而这是月球上随处可见取之不尽的资源;月球极地和地月空间的小行星上有水,可以电解成氧气和氢气,作为航天器的推进剂。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使地月空间建造太阳能电站成为可能。除了能源,地月空间还可为人类发展提供高位置资源、矿产资源等。

“因此,谋划我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既不会是简单的登月,也不会是目前很难实现的载人火星探测,而是从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角度,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谋求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张育林说。 据新华社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