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虚拟现实·趋势
快报记者体验三款主流VR头显
身临其境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
近视也能戴 长时间佩戴不头晕
头戴显示器是虚拟现实完成“沉浸式”体验的关键,它用一个头盔模样的硬件包笼你的视野,使你与世隔绝,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头显来自四个厂商,分别是三星、Oculus、索尼和HTC。日前,我在杭州虚拟现实公司对其中三款进行了体验,虽然用的是开发者版本,但依然能感受到虚拟现实的神奇之处。
在你们观看下面这份体验报告前,我想有必要纠正两个误区。一个是目前多数头显都可以调整瞳距,所以不存在近视眼不能佩戴的问题。另一个是,这些头显基本解决了“晕动症”的问题,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眩晕。简单来说,绝大多数人都能用头显。
还需要指出的是,虚拟现实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真的真的很难通过语言去描述, 只有真正去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美妙。记者 梁应杰
三星Gear VR
售价:99美元(约合人民币646元)
发货时间:已发货
Gear是比较早推向市场的虚拟现实头显,采用的是Oculus的技术,主要配合三星大屏手机使用,也是目前唯一的无线头显。正因为要搭配手机使用,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比如,可以随时随地用,但受制于手机电量,续航能力一般,而且时间长了手机就很容易发烫。
不过,Gear用起来十分方便,只要把镜盖打开,将适配的手机嵌入头显前端,不需要做过多调试就能使用。
戴上头显后,眼睛正前方就会出现操作界面,和Windows差不多,也有一个小的光标。通过脑袋的摇摆或者用头显左侧的触摸板都能控制光标的移动,把光标移到相应内容位置,点击下触摸板即可进入应用。
我体验的是三星和漫威特制的《复仇者联盟》片段,除了更棒的3D效果,最大的惊喜是可以通过转动视野看到360度全景内容。在一个场景里,我把头往左偏能看到雷神扔出的锤子,往右偏是飞出的绿巨人,转个身还能看到飞过来的钢铁侠。
目前,三星的应用商店里已经有一些支持Gear的应用,以游戏为主,但单靠触摸屏操控性很弱,需要外接设备来丰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Gear目前只适配三星的手机。眼下,三星正在为新款手机S7造势,预定的用户送一台Gear,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参与一下。
Oculus Rift
售价:599美元(约合人民币3910元)
发货时间:3月28日
在虚拟现实领域,Oculus的地位相当于手机领域的苹果。Oculus Rift是他们首款消费级产品,上月开放预订时官网一度瘫痪,足见市场对它的期待。遗憾的是,这款产品要到3月底才发货,我只能拿它的开发者版本DK2做个大致的体验,不过据体验过的人反馈,这款机器绝对可以改变大家对于虚拟现实的看法。
与Gear最明显的不同,是DK2需要连接到电脑上才能用。准确说,我们在头显里看到的内容是通过一条HDMI线从电脑上传输过来的,所以DK2所有的调试都要在电脑上完成,操作起来没有Gear那么直接。
在佩戴上,DK2人性化的一点是给眼镜留下了空间,视力不好的可以戴着眼镜体验。而作为开发者版本,DK2的显示状况比较糟糕,一颗颗像素格十分明显,但正式版会采用2K屏幕,效果当然会提升很多。
与Gear一样,戴上DK2转动头部就可以在360度的环境中观赏一切。不同之处在于,DK2加入了额外的维度,可以跟踪我前后移动的情况。
举例来说,我在DK2上看的是一段关于恐龙的视频,模拟一个刚孵出小恐龙的第一视角,我的身体向后靠一下就能看到对面更多树木,如果我蹲下来就能看到前面的蛋壳和花花草草。所以,从体验来说,DK2比Gear更接近人的视觉。
因为操控平台在电脑上,DK2的操控性比Gear差。但即将发货的Oculus Rift包含一个VR头显,桌面红外LED追踪传感器,Xbox One手柄和无线遥控器,并且附带两款游戏。配上这些设备后,Rift的操控性会得到大幅提升。
HTC Vive
售价: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215元) 国行价:6888元
发货时间:4月1日
上周日晚上11点,HTC虚拟现实设备Vive正式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上架预售。在目前已公布价格的头显中,Vive的价格最高,特别是在中国大陆,行货价格高达6888元,比其他市场高1500多元,让许多国内用户无法接受。
不过,HTC Vive依然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国外媒体Venture Beat了解,HTC Vive在开售后10分钟内便收到超过15000台订单。
同样,由于正式版没有发货,我也只能体验开发者版本HTC Vive,但已经能感受到这款设备的优点和缺点。
Vive最大的优点是足够优秀的“沉浸感”。戴上它可以随意观看任何角度,还可以根据身体所处的位置、高度的不同进行对应的显示。依靠两个小型基站,Vive空间定位的表现也十分抢眼。
我在Vive上玩的是一款对战游戏,进入游戏后不久系统就提示我要拿起武器,就是Vive特有的手柄。那么这个手柄在哪呢?我只要盯着屏幕给出的那个地方,调整自己的脚步走到指定位置,蹲下来就能摸到手柄。只要手柄放到基站覆盖的范围内,我戴着头显就能找到。
在手机业务日薄西山后,Vive毫无疑问是HTC重点推广的业务。在上架不久,HTC公布了登陆Vive的107款游戏,包括经典游戏《半条命》系列。
Vive比较大的问题是头戴舒适度较差,加上玩游戏的运动幅度很大,容易出汗,时间一长戴着感觉有点闷。
索尼PS VR
售价:未知
发货时间:未知
索尼的PS VR是我唯一没有体验到的主流头显,从目前流出的照片看,这款产品科技感很强。前不久,索尼已经确认将在3月15日发布PS VR头盔。据此前消息显示,PS VR采用了5.7英寸分辨率为1920×1080的OLED屏幕,刷新率为120Hz、视野约100°,还内置了加速度计、陀螺仪、位置追踪功能,以及配备了9个LED指示灯、3D音频以及HDMI和USB接口。
目前索尼已经展示的VR游戏包括《夏日课堂》、Capcom《Kitchen》等。索尼曾表示,预计到索尼PS VR正式发售时,将有上百款PSVR兼容的虚拟现实游戏同步发售,比如《罗宾逊:旅途》《伦敦大劫案》等。
关于售价,网上有各种传言,看上去不会比Vive更高。与HTC 和Oculus 相比,PS VR有一个优势,它不需要一台强大的电脑作为硬件支持,而是只需要一台PS4。
体验总结:
正如开头所说,目前主流的头显经过多轮迭代,已经基本解决了“晕动症”的问题,再加上一系列配件的支撑,只要人的身体一起动起来,就能大大缓解晕动症症状。挡在虚拟现实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大石头已经被搬开。
从体验来看,头显对于清晰度的要求很高,这个也是开发者版本的缺陷。目前,多数头显都采用2K的分辨率,清晰度的问题会进一步解决。
如同当年PC得以普及一样,虚拟现实想要迅速铺开,游戏是最现实的途径。所以,头显需要搭配一系列配件,这点上Oculus、HTC和索尼都做得不错。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体验者必须要有一块比较大的空旷场地做大幅度动作。
当然,随着位置追踪和动作捕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虚拟现实的体验会更趋近于现实这一端,将你的举手投足映射到虚拟世界中。
你是不是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