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好书想跟大家分享?读到烂书忍不住想要吐槽?看到好玩的段子希望别人跟你一起笑?遇到经典段落想要摘抄成读书笔记?每周征集800字以内小书评,吐槽,书摘和一句话神点评。爱读书的读者,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入“小书吧”分享你旺盛的读书热情:
1.投稿邮箱:clife2014@qq.com。
2.关注“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回复“书吧”+你的书评。
3.加入“都市快报·深夜读书馆QQ群”,结交更多书虫,群号:517943884。
【弹幕组】
“你们听过北野武的那个段子吧?”
“是枝裕和也是个可爱的人呐……”
“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我会给它五颗星。”
“中国的读者也实在太幸福了,可以年年拿布罗茨基的书当新书读。”
日本导演的两个小段子
有两个日本导演我是在看了他们写的书后,才发现他们是那么可爱。一个是北野武(代表作《座头市》《菊次郎的夏天》等),另一个是是枝裕和(代表作《步履不停》《海街日记》等)。
你们听过北野武的那个段子吧?
说他没成名前,想着自己要是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香喝辣、找女人,后来真出了名,买了保时捷,开起来却又没了感觉,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
于是他就把保时捷给朋友开,自己叫了个出租车跟在后面,还指给司机看,“看,那是我的车!”
刚才看完是枝裕和的书《有如走路的速度》,里面也有个关于车的段子。
说是枝裕和到现在都没自己的车,但他特别喜欢在别人的车前拍照。
他说自己为了准备电影在街上四处走的时候,如果看到帅气的车,就一定会站到车前,让别人帮忙拍照。因为总这么干,后来别人但凡跟他出街,看到好车的话,都会自觉地问他:“要不要来一张?”
是枝说这是个自小就有的家庭习惯。以前他们家在外拍照时,就一定会在别人的车前拍照,并且拍得跟自家的车一样,除非车主拒绝才会作罢。
书里还有篇《螃蟹》,是枝裕和回忆了自己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那是在他大学放假的时候,有天傍晚他去海边散步,遇到一只螃蟹,那只螃蟹看到他时非但没有逃走,反而挥舞着大钳子冲他跑过来,一副火冒三丈的样子。
是枝仔细一看,发现这只螃蟹身后还有一只螃蟹,死的。这下他明白了,那只螃蟹是为了保护同伴的尸体才对他表示敌意。是枝深受感动,于是就离开了。
第二天清晨,是枝记挂起这事,再次回到海边。
结果,他在原处发现了两只重叠般紧紧偎依在一起死去的螃蟹。
感人吧?
接下来是枝在书里是这么写的:“自那以后,我便吃不下螃蟹——要是这么写的话,想必是个很棒的结尾,可惜不管是在那之前还是之后,螃蟹都是我最爱的食物。请别见怪。”(阿富汗奸细)
《有如走路的速度》作者: (日)是枝裕和 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2月
一本史料级回忆录
2016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我会给它五颗星。莫砺锋教授是研究文学的,但他的这本回忆录真正是一本史料作品。通过这本书可以读到世事人心,读到艰难磨砺,读到隐忍奋发。了解底层人民眼中的新中国前30年……文笔十分优美凝练,感情十分真挚凝重,是很好的一本书。(spoonli)
《浮生琐忆》作者: 莫砺锋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
超级博学又超级自恋的布罗茨基
我曾对一位没有看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蓝白三部曲》《十诫》《爱情短片》《杀人短片》的MM(表示女性的网络用语)说,你真是太幸福了,可以拿这些片子当新片看。同理,中国的读者也实在太幸福了,可以年年拿布罗茨基的书当新书读,前年有《小于一》,去年有《悲伤与理智》,据说今年还有他的诗全集。相比《小于一》,这本《悲伤与理智》好像没那么惊为天人,但从布罗茨基诗一般的文字里,我们更能看清这个超级天才是个超级博学而又超级自恋的人。(刘忆斯)
《悲伤与理智》 作者: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4月
【吐槽帖】
《鱼羊野史1-5卷》作者: 高晓松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安德:这种集子吧,也就是给懒得好好读书的那些人拿来补一下,晚上吃饭有谈资而已。
大树:晓松是个能人,但太能了,书里浓浓一股穷酸知识分子形象,音乐人,版权,创作,移居加州……这种词对他来说几乎是神一样,见缝插针地逼着大伙儿膜拜。骂归骂,但还是三本都读了。
妲妮娅: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好,碎片性的脱口秀还好,组合成书就有点牵强了。
【笔记本】 2015Kindle付费中文电子书 下载量TOP10里画线最多的句子
希腊人的观点: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基督教的观点: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日耳曼民族的观点则是:打仗是好玩的事。这些看似天差地远的元素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的文明。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作者: 约翰·赫斯特 席玉苹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一个人的朝圣》作者: (英)蕾秋·乔伊斯 黄妙瑜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年9月
通常情况下,上市首日的换手率若小于40%,则这样的新股上市后难有行情出现,而当换手率超过50%时,我们就可以积极关注此股,并留意此股当日盘中是否有经常性大单买入情况出现,这是因为主力吸筹不可能是一手、两手的小单买入,大单买入的持续出现多是主力有备而来的体现。
《从零开始学炒股》 作者: 杨金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5月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当年明月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神点评】
读此书必痴迷到忘记下车
但凡在回家的公交上翻看《浮生六记》,就错过下车那一站,真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书!以前我喜欢看话本小说,因为其语言易懂且活泼生动;怕读文言,因为其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可是《浮生六记》真让我一改前见,读得畅快淋漓,直呼过瘾;书中所叙之事,所写之景,历历在目,好似身在其中。不论叙事铺陈还是写景状物,作者往往只须寥寥数笔就能勾勒而出,且精确传神,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难怪俞平伯先生赞美“此书固是韶美风华之小品文字”。
“浮生”取的是李白的“浮生若梦,人身几何”。因有六编故叫做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闲情记趣》写其美的性情,《浪游记快》叙其幕遊生涯;《闺房记乐》《坎坷记愁》最能撩动人心,“乐”写夫妻情深,笔致柔美婉转而直率简易,叫人神往畅快,“愁”写父子失和、妻丧子夭,凄凉惨恻,叫人伤感嗟叹;此一喜一悲真让人体会了一把“身世浮沉,人间沧桑”,而过后又是“事如春梦了无痕”;最后两编本已经失佚,后又复出,但行文与前四编行文大异,疑为伪作。但只前四编已经是文章中的菁华。
对如此文章写了一通“后感”真是“不自揆”,实在惭愧,但真希望更多人感受到读小品的乐趣! (缪克赛)
《浮生六记》 作者: (清)沈复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 金性尧、金文男译 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