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3:办好G20峰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国务委员杨洁篪 就G20杭州峰会筹备情况接受专访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委员杨洁篪 就G20杭州峰会筹备情况接受专访
2016-02-18

G20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

(上接A02版)

中方在安塔利亚峰会上发布杭州峰会会标,引起广泛关注。能否介绍一下峰会会标的寓意?

浙江杭州是风景秀美之地,也是创新活力之城。G20杭州峰会的会标,就是用20根线条,勾勒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2016年G20”的英文和篆隶“中国”印章。

桥,在G20独具含义。曾几何时,全球经济治理为发达国家所垄断。G20是第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是历史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G20本身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在2016年的杭州,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当下,桥又有了新的含义。它寓意着对G20成为全球经济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的殷切期望。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互联互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我们希望,以杭州峰会为桥梁,各国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文印章

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与英文CHINA相呼应

20根线条

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G20的“〇”

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

听了您的介绍,各方定会对杭州峰会充满期待。从现在到9月杭州峰会仅有半年多的时间,中方筹备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确实,筹备工作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好在前期工作已打下扎实基础。从不久前结束的首次协调人会议和财金副手会情况来看,各方都对中方的议题设计、成果设想和会议组织予以肯定。下一步,中方将继续秉持开门办会理念,坚持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同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到位,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成功。

我们将继续按照设定的目标,通过协调人渠道、财金渠道、专业部长会和工作组等机制,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峰会做好成果准备。接下来,我们将在广州、厦门、杭州、武汉等地举办协调人会议,在上海、成都等地举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分别举办贸易、就业、能源、农业部长会议以及一系列工作组会议,多渠道、多领域并进,为峰会成果推进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体现峰会的代表性,我们邀请了埃及、哈萨克斯坦、西班牙、新加坡、老挝、塞内加尔等嘉宾国全程参与峰会进程。我们还将举办工商峰会(B20)、劳动会议(L20)、青年会议(Y20)、妇女会议(W20)、智库会议(T20)等配套活动,倾听各界的声音,提高杭州峰会的包容性,为G20合作构筑广泛的社会基础。

我们将保持开放,以G20主席国的身份,在峰会前同有关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对话交流,介绍中方办会理念和思路,听取好的意见建议,让峰会取得更多成果,让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同时,我们将继续全面做好内部准备工作,做到政治准备、会务组织、安全保障、环境交通、新闻宣传等齐头并进,为举办峰会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确保圆满成功。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在此形势下,如何看待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同深化国内改革发展的关系,如何看待举办G20杭州峰会与中国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何把自身发展需要同国际合作需要相结合,让杭州峰会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这是中国作为主席国必须要回答好的问题。当前,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日益成为利益高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转型升级。世界经济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和变革。中国经济保持着中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源。世界经济稳步前行,也将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国举办G20杭州峰会的总体思路同“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G20杭州峰会的主题议题与其高度契合,既体现了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国际经济合作和G20自身机制转型的共同需要。举办G20杭州峰会,是中国理念、中国主张的一次重要实践,也将助推中国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是重要内容。要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善完善,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这些诉求,不仅是中国的主张,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G20成员乃至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的共同愿望。

去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保持6.9%的中高速增速。拿到全世界来看,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在主要经济体中首屈一指。这个成绩的取得,同我们坚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消费拉动是密不可分的。

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内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我们将综合施策,充分利用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以新理念挖掘新动能。总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可以说,G20杭州峰会是中国同世界一道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契机,有利于我们把对外经济合作和深化国内改革发展紧密融合,也有利于中国同世界一道勾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愿景,开辟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对此,我们满怀期待,也满怀信心。

据人民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