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2月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J09:嗨,都市快报!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爸妈,我做这点小生意 实在走不开 望二老理解
今年春节不回家 快报为你送想念
黄飞华爱心车队 接受过帮助的病人家属 送来2000元资助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爸妈,我做这点小生意 实在走不开 望二老理解
2016-02-04
杨师傅一次能送10桶水,最后一桶水要妻子帮他放到胸口。记者 罗传达 摄

杨印军,山东曲阜人 青年路送水工

今年春节不回家 快报为你送想念

昨日13:19,毛先生来电:青年路送水站的杨师傅,骑着电瓶车,大街小巷给市民送水,我看了很感动。他说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是因为过年,人手少了,但市民还是需要用桶装水,所以他不打算回老家,要留在杭州给大家送水。

记者罗传达:从青年路解放路口往南走大概300米,找到青年路社区的西大门,进门右手边就是杨师傅的送水站。

送水站七八平米,门口摆了几百桶水。昨天下午3点,47岁的杨师傅已经送完100多桶水,正在休息。他大名杨印军,身高一米八,眼神有力,声音洪亮。

他右手边桌子上,放了一台座机,只要有人打电话进来,不管在哪里,都要马上把水送去。居民家、公司、政府单位,他都送。

他说送水最远的地方,是从青年路送到万象城的苹果直营店。这家店去年4月开业时就找到他,要求他每天送水。

杨印军单凭一辆简陋的电瓶车送水。但也有麻烦,比如去万象城来回电瓶不够,路上还得换电瓶。“来回一趟,估计要40多分钟吧。”

电瓶车一次能装10桶水,后面装了框架,撑死能放8桶。还有两桶就夹在他胸前和裆下。一般情况下,是他老婆帮忙把最后一桶水放到他胸前。

杨印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侦察兵。1992年退役,之后到一家厂里给人打工送水。2008年,他在青年路小区开了这家送水站,专供娃哈哈桶装水。

来电的毛先生就住在青年路小区。他说,杨印军在小区是个名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的名人,因为他常常帮助老年人。

80多岁的独居老人夏奶奶告诉我,小杨人很好的,帮她修过手机,修过收音机,“我下楼不方便的,他还帮我去菜场带带菜。”

夏奶奶说,她看到小杨经常背一个风瘫奶奶上下楼去医院看病,“不是一年两年了,是很多年都这样。”

杨印军是山东曲阜人,有一儿一女,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小学五年级,都在杭州。杨印军父母都在老家,70多岁了,但为了生计,他一年到头都在杭州忙。“我差不多十个年头没回家过年了。”杨印军说。他有一哥一弟,都在杭州,一姐一妹,还在老家。逢年过节,是姐妹陪父母。

他今年过年还是回不去。

“送水工人他们要回家过年,我得让他们走,我坚持送。过年的时候,水需求是不多的,但总是有人要,好些个商场、KTV、培训机构,都要正常上班的,他们上班,我就得送水。”

他说,父母呢,时间长了,都习惯我这样了,也都理解。“但作为老年人来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回家过团圆年,表面是理解的,内心是寂寞的。”

他说他也很想回家过年,但工作需要,实在走不开,没办法。他说过年会给父母寄点钱,但这样也没什么意思的。

他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实际上很想陪你们过年,我做这点小生意,实在走不开,望二老理解。如果不忙了,就回家来看你们,望你们健康长寿!”

昨天临走时,杨印军问我能不能帮个忙,我说什么忙,他说能不能帮他宣传下这家店。

杨印军夫妇在杭州奋斗了20多年,至今还是租房子住。“我也想买房,但钱还是很紧张。在杭州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说,自己的生意还可以更忙一点,等赚够了钱,就可以给孩子、父母,在杭州安一个家。

快报在此帮他问问,有没有读者需要桶装水?

杨印军送水站的电话:87085142,春节期间读者有需要,可以打电话给他。春节桶装水:纯净水12元一桶(19升),矿物质水14元一桶(19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