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喜欢反鸡汤里的犀利,丧文化里的扎心,却也能被一部常态励志片《摔跤吧!爸爸》“圈粉”。 他们喜欢特立独行,强调个性,却又经常扎堆买爆款,催生了时下各类网红美食。 他们或许还不谙现世生活的人情世故,但互联网逻辑却一套一套地让旁人折服。 他们依靠“捂脸”表情与世界维持恰当的友好;以“北京瘫”“葛优躺”对上一代人进行一次工作观、生活观的反叛;一言不合就互怼的他们,是对传统权威的消解和颠覆。 他们的前缀是“空巢青年”,但生活状态绝非只剩孤独。 他们是92一代,是世人眼里“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无所有”的受益者,可以失去的东西很少,可以抛弃的束缚很多。但实际上,他们并非像被误解的那样洒脱,肚腩还未凸起,却已陷入中年危机。如今再在微博上搜“90后”,第一页结果已经很少会看到有人在说“非主流”“玻璃心”“难管理”,取而代之的是齐刷刷地调侃“90后步入中年”“90后中年危机”。 这种危机是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主角,意识到自己的平庸与局限性,但又不甘心。没有一个人的发展是有既定模式的,92一代不过是一个个自带辨识度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