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职场似乎不太适合过度地表达情绪,特别是哭这种举动,精干的职场绝对无法容忍。其实在高速运转的职场齿轮下,是职员们一个又一个的情绪瞬间。在日益开放的职场环境中,哭已不再是让人尴尬又羞于启齿的事,有时候还代表着一种交流的艺术。职场哭泣没什么难堪,重要的是发泄之后重拾启程的心情。 说起职场,人们总认为那里有身穿OL装的白领雷厉风行,或格子间急促敲击键盘的声响。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会觉得职场氛围应该是理性的、规矩的、忙碌的,总之职场并不是个适合哭泣的地方。但职场这种让人产生无限压力的地方,又处处隐藏着泪点。剥开职场繁忙理性的外衣,你会发现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也藏有很多敏感柔弱的泪腺。 《职场情绪管理》一书作者安妮·克里默在撰写过程中,曾就“情绪在职场中的作用”对商业人士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显示,约25%的职场人对极度压力的反应是哭泣,41%的女性承认自己曾在工作中哭过,而男性在这方面的数据为9%。 并且,这一大波“哭主”还会以各种方式哭泣,有人会仰头45度角微湿眼眶,有人会躲在洗手间里默默啜泣,有人控制不住情绪在办公室放声大哭……不管是哪一种哭泣方式,都是一种情感的外泄。 在办公室哭,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尴尬,有时候,哭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社交手段。对于强者来说哭是在施予信任,对于弱者而言哭是在博得同情。“最感性”的前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曾数次当众飙泪,可是这并不影响他在工作中的状态,以及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职场不过是一个场合,而填充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动力和要素。或许,不那么压抑自己的情绪,才会让职场变得更加亲切融洽。 城报记者 盛赟 谁的职场不委屈 与其闷坏于心,不如大哭一场 职场眼泪的二次翻译 职场哭泣的原因多样,除了委屈、压抑、挫折、玻璃心,还代表着其他深层意思。 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 智联招聘进行的《职场男性生存状况》调查,有近6000名职场男性参与。调查显示,有超过三成的男性曾因工作压力流泪,而找人倾诉是最有效的舒缓压力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合格的倾诉人,那个能够让别人在自己面前放下所有戒备露出哭脸的人,通常会接收到一种备受信任的信号。 这种眼泪意味着:只有你懂得他,所以七尺男儿才敢哭。 一剂消除误会的良药 当你在哭泣的时候,往往透露出你真实、脆弱的一面。都说男人对女人的眼泪没有抵抗力,其实职场中也是一样,一旦同事开始哭泣,其他人也就容易卸下心防,对你产生同情、怜悯、不忍的情绪。当大家将事情简化,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之前的误会、不愉快也都会随之烟消云散。 这种眼泪意味着:当语言失效时,先让眼泪发声。 一场SHOW TIME 一哭二闹三上吊,传统意义上的表达自己不满的戏码同样可以应用在职场上,只不过以更加温和的形式呈现。在一些争执中,有些人明明没有受多大委屈,偏偏哭得梨花带雨惹人怜,就算错不在你,也营造了一种“你欺负人家”的假象。眼泪不再是让人视为软弱的表现,它也可以像冲破了办公室原本固化气氛般的惹人注目。 这种眼泪意味着:本宝宝好委屈,还不快来哄哄人家。 一种积极的即视感 谁的职场不委屈?或许哭一哭,让烦恼、委屈随着眼泪流出来,心里的负担就会小很多。所以有时候流泪不是一种弱者的表现,而是对曾经的自己告别。一场舒舒服服的哭泣之后,才能收拾好心情重新上路。眼泪是身心负能量的清道夫,与其憋在心里一直闷闷不乐,不如潇潇洒洒大哭一回。 这种眼泪意味着:先让我哭一哭,之后再继续生活。 场景说:人生总有欲哭无泪时 身在职场,总有那些让你忍不住泪奔的时刻。 大姨妈缠身偏偏岗位没你不行 对于女职员来说,有这么一个公开的秘密“总有那么几天……”但谁也不能将这羞羞的几天作为给工作减量的借口,很多人仍得拿出一如既往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如果你恰巧是项目组的骨干队员,哪怕大姨妈作祟万分不适,也仍然得硬着头皮奋战在一线。身体的难受、工作的压力,让本来就处于姨妈期情绪放大的你变得更加多愁善感。 半夜被领导在工作群里@ 半夜躺在床上做好了进入梦乡的准备,突然手机一震,发现领导在群里@你,总是会吓得一身冷汗。或是他们突然发现了方案里你的小错误要点名批评,或是客户临时换方案而时间又十分紧迫喊你起床加班。下班并不是工作的暂停键,不管你是在浪漫约会还是身体不适在医院打点滴,一句话瞬间将你拉回马不停蹄的职场,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技多压身透不过气 每个公司都有几个职场小能人,因为公司人员更替青黄不接而身兼多职,或者能力出众为人又亲和力爆棚而时常被人点名借用。虽然常常受到“能干”的褒奖,但是仍然有一颗奔忙不停疲惫的心。当别人都下班了而你还在办公室与一盏孤灯相伴,会有一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悲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