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12:壹周末·时代“孝”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孝心的本质,是一个个理解的瞬间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孝心的本质,是一个个理解的瞬间
我比你先来,而我也会比你先走
2016-03-11

城报记者 陈海俐

有时候,我们和他们很像,从外表到谈吐,从思想到灵魂,可能有令人诧异的、无法分割的雷同;有时候,我们和他们很不同,从追求到理想,从视野到境界,可能有迥异的、完全不能融合的差别。我们讨厌他们指指点点,试图逃离,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却只有等到遗憾纵生,才知所谓“孝心”,并不是去改变无效的沟通,而是陪伴就好。

除去“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有没想过除了“父母”这个身份以外,他们更是普通男女。经历过爱情,有过生死之交的好友,可以为了你坚强,也难掩独自面对生活时的寂寞和脆弱。你,真的了解过这样的他们吗?

爱闹腾怕寂寞:对于父母来说,不像年轻人白天忙碌于工作,晚上寂寞就可以约上好友买醉。他们的日常除了每天重复单调节奏,早起、买菜、做饭以外,基本没有多余的娱乐活动。期望儿女能陪着看看电视、每天睁开眼可以逗逗孙子,现实却是常常孤独一人。他们期望在社交网络上跟你打发无聊时光,给你带来混乱的表情观却不是他们的初衷。

爱挂念怕打扰:亲情是想触碰却又收回的手,明明非常挂念你,想知道你三餐吃了啥、一天怎么度过,却担忧你现在可能在工作、在约会,通讯录点开了也久久不拨电话。他们闲了挂念你,忙的时候也挂念你。别觉得三五天不通电话,一天只发一条“早点睡”的他们,是在优哉游哉地过自己的生活。自从有了你,思念才是唯一日常。

爱认同怕冷漠:三不五时发些“深度好文”,无一不在透露自己“快点来赞赞我”的渴望。他们比任何一代人都害怕“小众”,对你的絮叨也总是以“大家都这样”作为论点。他们既爱去认同某一观点,也期望别人能够认同他们,和他们站在统一战线。他们害怕自己发的状态没有人评论,没有人点赞,害怕这种朋友对其形同路人般的冷漠。

速成版的温情,一切都还来得及

或许你懊悔于从前年轻任性,常惹他们生气,却又感叹如今工作繁忙、身不由己;或许你和大部分“漂泊”的年轻人一样,只有等过年时才能陪上他们几日,但温情这回事,从来不依靠距离或是物质产生。尤其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忙里偷闲给父母发一个表情,他们可能都很快乐。从这些小小的细节出发,任何时候我们都能还原遗失的孝心。

我们与父母,终将站在岁月的两端和解

蔡康永有句话写得很好:“我之所以会用阅历教导你不走弯路,是我比你先来,而我也会比你先走。”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外乎如此,年少时反感于他们对我们的人生指指点点,独立时眼里全部是不可逆转的代际争执、观点落差,等到自己组成家庭就渐渐与父母疏远,你总抱怨自己有一堆麻烦事,孩子、房子、工作,最终酿成心中不可弥补的遗憾。

如果到现在你还觉得跟父母沟通仍然是件头疼的事,陪伴可能才是彼此最需要的。对于父母的一些行为和价值观念,在不能改变的时候就要学会无视。我们依然会爱他们,只是看得更明白了,人性的脆弱和无知,会在他们身上展现,也会在我们身上传承。

我们与父母,终将站在岁月的两端和解。因为岁月,正在逐渐将他们带离我们的生命,对他们保持悲悯和宽松,就是让自己未来少一点后悔和失落。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